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佃贵2023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提醒,秋分要注意4个养生禁忌。
1.忌经常熬夜
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经常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睡眠。
2.忌大量运动
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扫除抑郁情绪,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收”为主,以免损耗阳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尽量选择早晨的时候来锻炼,所以要注意早睡早起,早起有助于阳气的生发,早睡也有助于阳气的收敛,避免寒邪的侵袭。
3.忌大喜大悲
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如悲秋、秋愁。所以,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最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登高处望望远方,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
4.忌冻三部位
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腹部。腹部受寒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瘀滞经脉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有胃病史、慢性腹泻,痛经等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足部。“寒从脚生”,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