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共富路上的名品牌

如今,在举目都是白猪猪肉的舟山地区菜市场里,虾峙人陈明所创的“沟头井”品牌土猪猪肉却颇有“一枝独秀”的意味。

1997年,身为退役军人的陈明承包了虾峙镇唯一的猪肉屠宰场,每天屠宰猪的数量约莫10余头。据他的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虾峙镇的居民每年能消费数千头猪。

然而,相对于这不小的需求量,生猪的供应却时常难以为继:虾峙远离舟山本岛,生猪的运送只能倚靠海上运输,遇到大雾、大风乃至台风天,往往航班不定。而高温、低温天气也会造成生猪或生病或死亡的情况。更令人头疼的是,运过来的生猪往往像是“开盲盒”一样不知其品质如何,只有接收检查后有能知晓,这就造成了极高的经营风险。

思维敏锐的陈明想到了一个化“危机”为“商机”的办法:自己开办养殖场。2007年,向来说干就干的他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与支持下,投资150万元开办了“沟头井”养殖场。

起初,“沟头井”养殖场圈养的也是白色的“商品猪”。陈明虽然在饲养上力求原生态,有效地提升了猪肉的品质,但这些品种的肉质与口感始终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2011年,友人提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放养猪品牌的建议,让陈明茅塞顿开。他开始关注更为优良的品种。筛选掉“宁夏黑猪”、“北京黑猪”等品种后,他将目光放到了浙江本土产且是中国猪肉“四大名品”之一的“两头乌”黑猪(这种猪即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于是,他将“两头乌”黑猪作为母本,将“巴克夏”黑猪作为父本,成功培育出来了“沟头井”土猪。

陈明向笔者介绍,“两头乌”这个传统名品猪种优点是皮薄,肉质软糯鲜嫩,其缺点是生长速度缓慢,一年多的时间只能长到150斤,而白猪往往在5个月半就能长到250斤。而且“两头乌”的肥膘多,并不符合人们如今的健康饮食观念。作为父本的“巴克夏”黑猪是世界上能生产最多雪花肉的猪种,其雪花瘦肉口感鲜美、肉质松软。其缺点是单胎产子率低,每胎只有7到8头,仅为白猪的一半。

作为两者杂交后产生的新猪种,“沟头井”土猪大幅度保留了两者的优势,其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相较于“两头乌”有了大幅提高,其体重在10个半月时能达到230斤以上。肉质更是红润细腻,肌肉剖面呈现大理石纹,瘦肉富有嚼劲,口味鲜甜。

这些喜人的改变也离不开陈明在饲养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例如采用苜蓿草(舟山方言里称之为“草籽”)、菜籽饼、玉米、麸皮等粗粮饲料“粗饲慢养”。对公猪采取“去势”阉割法,对母猪使用当地古法“小挑花”绝育,减少猪体内的激素分泌,使猪肉达到“去腥增香”的效果。至于体格不够健硕、体质较为羸弱的土猪,陈明规划了大一片放养区,让这些猪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强身健体”。如今的50亩养殖场里,放养区域就占到了15亩。

养殖场除了放养区,还设有猪舍、饲养加工区、生产区、种植区、美丽牧场展示区以及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块。硬件设施之外,陈明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饲养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疾病防控制度。

得益于区、镇两级政府在设施配套、资金补助以及品牌推广方面的帮扶,加之“沟头井”土猪猪肉本身在市场上优良的反响。如今的“沟头井牧场”里12栋猪舍总面积达到了7700平方米,单栋猪舍能够圈养300至500头猪。2023年,该养殖场土猪出售量达到5200余头,产值达到了2800万元。

“要让海岛上的人都吃上好猪肉,还要带着村民致富”,这是陈明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分布在本岛的14家“沟头井”线下门店和仓库里,30名工作人员均为虾峙籍村民。

在陈明的努力下,“沟头井牧场”靠着科学的管理和猪肉的卓越品质,先后获评“省级美丽牧场”“浙江省十大猪肉优胜品牌”“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等殊荣。

未来,陈明想在借鉴金华的“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将“沟头井牧场”打造成一处集民宿、餐饮、露营、亲子活动、教育研学的农旅融合基地。

2024-03-2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39474.html 1 3 共富路上的名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