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党建引领探索打造老年友好型海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舟山市普陀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勇

区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系统学习《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在浙江》《习近平浙江足迹》等学习材料,聚焦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围绕普陀民生建设,探索打造老年友好型海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中写到要“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薄弱点,更是重要关注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岛地区“大岛建、小岛迁”步伐不断加快,海岛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为老服务在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索打造老年友好型海岛,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当前老年友好型海岛打造的“普陀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是基层,最惦记的是百姓。近年来,普陀着眼打造老年友好型海岛,从外强输入、内挖潜力、数字赋能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外强输入,破解关键难题1.开展海岛支老行动。2021年5月,浙江省启动“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由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结对15个舟山偏远海岛,派专业养老护理员上岛,半年一轮换,从管理、服务、设施、规范等方面开展支老工作。我们抢抓机遇,主动承接这一“红利”,配套开展“岛连岛、心连心”共富行动,由大岛牵手小岛,推动海岛民生共建共享,成效非常明显,赢得百姓点赞,许多有关养老的感人故事陆续在各海岛上演。2.航行“共富方舟”上岛。借助共富方舟平台,切实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共富方舟·健康守护--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方案,通过发动养老机构力量、委托第三方、依托社会组织等方式为区域内离岛、悬水小岛以及本岛偏远村社进行服务,引导老人学习疾病预防知识、防诈骗知识等,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强海岛老年人的幸福感。3.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发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专业团队承接海岛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或定期上岛提供服务。依托本岛菜篮子公司,将新鲜鱼肉、蔬果配送上岛,丰富海岛居民的“一日三餐”。针对海岛困难群众流动大、人户分离现象多的实际,按照全区“一盘棋”思想,由困难群众户籍地村社委托其常住地走访关爱、帮助办事,实现海岛困难群众住到哪,服务跟到哪。 (二)内挖潜力,增强服务自给1.机构设施建设“跟人走”。在常住人口相对集中的海岛乡镇建设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善敬老院软、硬件设施,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村社一级,利用旧校舍、闲置办公楼等,创办互助式托老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集中居住点。选择具备辐射功能的海岛建设“幸福驿家”、离岛安养驿站,集成多部门职能,提供医疗卫生、助老服务等,引导周边小岛老人来集中居住。2.服务力量整合“求最优”。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采取免费集中办班的模式,除确保岛上机构养老护理员100%培训上岗外,还鼓励有养老服务需求家庭的成员参加培训,持证服务。医养结合方面,实行海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老人”的合作模式,搭建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3.自助互助网络“全覆盖”。关心居家老人的“一日三餐”,依托“幸福食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立起覆盖所有住人岛屿的助餐、配送餐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助餐配送圈”。实施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一户一策,帮助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扶手、无障碍实施等,满足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推行“银龄互助”行动,通过结对方式,由“年轻”的老年人帮助年长的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照顾身体不佳的老年人。建立村干部网格员定期走访制度,村干部、网格员与老年人“两天一见面”。

(三)数字赋能,做优智慧养老1.配备智能终端设备。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定制“一键通”手机、“黄手环”等移动终端,开通GPS定位、SOS紧急求救等功能,24小时提供走失定位、精神慰藉等“一站式”服务。2.建成远程指导系统。建立以医疗和养老服务为主的远程指导系统,连接省市医院专家、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人员,为海岛提供专业医疗和养老服务指导。3.铺设紧急就医通道。联合医疗、航空、渔政等部门,铺设空地一体的紧急就医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直升飞机、渔政船等多种交通工具,第一时间实施救援。4.打造数字应用场景。围绕“服务、培育、展示”三大方面,聚合“政府+慈善+社会组织”力量,打造海岛养老、海岛支老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助力海岛老人共享优质养老服务发展红利。二、深化老年友好型海岛打造的“普陀想法”老年友好型海岛打造,是一项长远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虽然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对照“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要求和海岛老年人的现实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下步,就深化老年友好型海岛打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外强输入仍需做“长”。海岛养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难改变服务力量缺、资源共享难的现状,需要我们把外强输入做“长”。比如,我们在做的海岛支老,迫切呼唤能像当年西藏、新疆等地区支教、支医一样,完备支持体系,吸引适龄人群特别是有护理专业的年轻人到海岛助推养老服务提升。(二)内挖潜力仍需做“常”。普陀绝大部分海岛风光旖旎,自然条件优越,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房屋出租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民宿、旅游业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反哺养老服务事业,让海岛老年人的房子有收益,助推以房换养老、以房换服务的梦想照进现实。也可发展旅居,吸引外地老年人来海岛旅游养老,增加海岛人气。(三)数字赋能仍需做“优”。普陀是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获得“2010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等荣誉的社会治理领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的发源地。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将一个村社或者一个岛视作一个养老单元,整合单元内所有服务资源,嵌入为老服务项目和内容。升级现有的共富方舟、海岛支老、社会组织服务一件事等数字化应用平台,打造海岛养老服务“110”,既整合现有养老资源,又汇聚外部资源,搭建精准供需平台,提供安全守护、紧急救援、特产变现等服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品格的高度凝练,也是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中奋进精神的高度凝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海岛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所求所需,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海岛民政事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需要上下联动,久久为功。

2023-11-22 □舟山市普陀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勇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05526.html 1 3 党建引领探索打造老年友好型海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海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