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地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普陀区教育局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教育数字化”一张蓝图绘到底。2022年,“智在阅读—全区智慧阅读一件事应用”被纳入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2023年,普陀区成功入选“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普陀教育数字化改革向新里程进军,为开创高质量教育共富新局面提供强劲动力。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教育数字化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重要论述,推动教育数字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刻学习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数字化成果贯穿于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确保教育数字化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行稳致远。
深刻理解把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功能。数字化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点金术”,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连。为提高教育质量,助推教育资源优质共享,促进教育公平,需加快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手段,发挥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教育红利。
深刻理解把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宗旨方向。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为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二、普陀教育在数字化改革进程中的探索实践
2021年,普陀区启动实施数字化改革,推动建设“数字普陀”。两年多来,普陀区教育局积极投身数字化改革新浪潮,全面推动改革成果落地见效,干出成果。
一是打造“数字平台+智慧校园”真实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支撑平台。普陀区教育局积极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公共数据平台,开发OA系统、智能报表、事项审批等新应用,打造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数字化场景,聚力推进“智慧教育平台”落地。除全域推进教育智治外,区教育局还持续加大教育新基建投入,推动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完成教育城域网万兆升级,100%的中小学校实现宽带到教室;全面实现中小学教学班班通、人人通;全区学校实现IPV6接入、电子班牌、交互式一体机、智慧访客、智慧图书系统基本全覆盖。目前,已创成市级智慧校园标准校18所,占比90%。
二是形成“改革+应用”重大成果。区教育局将需求作为数字化改革的原点,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转型,在全区7所初中学校开展基于数据的学业分析,通过近1年学生学业数据采集与学业分析,让教师客观掌握学生学习指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辅导,让教研部门进一步了解全区学情及教学情况,深入开展教学协同。全力打造“智在阅读”,以中央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号召为立足点,创设整体概况、图书管理、图书流通、读者应用、活动开展、阅读测评六大应用场景,打通区域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应用上架以来,累计访问量达41.3万人次,学校课外借阅量从单月1058册增加至单月最高24000余册,图书流通率由21.7%上升到55.03%。
三是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影响辐射。“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旨在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自2019年起,区教育局积极探索有效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模式,加大“互联网+”录播设备的普及力度及新型教学空间、学校数字平台的建设力度,推进本岛学校与海岛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城乡学校间采用直播模式开展远程互动,课堂声画同步,实现教育优质资源与海岛农村共享共用,推动海岛农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内海岛、农村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构建“理论+制度”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改革成果系统集成,做好成果梳理对接,从整体上推动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区教育局在探索实践中总结提炼具有一般规律、普遍意义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浙江教育技术杂志2023年第2期刊出《“智在阅读”应用助力构建全民阅读社会》,《开发数字化应用构建阅读共建共享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被列入省教育信息化研究2023年度专项课题,完成《国家级新区智慧教育发展专题报告》案例撰写,建立起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符合我区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智慧阅读的标准体系。
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数字化是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新浪潮,“教育+数字”的结合将持续深刻影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系统上下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教育数字化”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擦亮数字化改革金名片的决心和信心。
三、继续纵深推进普陀教育数字化改革
当前,普陀教育已经走出一条以数字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陀路径”,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运用到全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一是聚力打造“学在普陀”重大平台。抓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是落实牵住改革“牛鼻子”要求的具体行动。当前,普陀区已被列入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首要任务是贯通“学在浙江”,推进“学在普陀”全民数字学习空间建设。不断丰富“我要查”“我要学”“我要办”各项服务内容,整合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形成优秀教师全区共教、优秀学科资源全区共用、优秀教学空间全区共享的新机制,以“学在普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学习链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有效衔接。
二是聚力深化书香校园(社会)建设。“智在阅读”建设重点已由技术建设转至应用提升,将平台应用和中小学图书馆空间的利用与建设结合起来,让学校图书馆在提供传统阅读服务的同时,升华成为学生、家长、社区文化体验的重要平台,为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丰富的场所和场地,例如国学文化、社科讲座、亲子阅读、爱国教育、读书沙龙、校园电视直播、非遗体验、艺术培训和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普陀”。
三是聚力探索数字化教育应用场景。开展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研究,在技术赋能精准辅优基础上,探索推进扩大应用范围。以“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强基计划人才培养项目”为主题申报2024年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为学有余力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为普通高中输送更多基础学科优秀拔尖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