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一盒观音饼,一缕半生缘

□孙鼎期

幼年时观音饼是母亲制止我啼哭的法宝,小小一盒便能让人破涕为笑。少年时,观音饼是在远方对家乡的思念,小小一盒载满了诉不完的乡愁。工作后,观音饼是馈赠远方朋友的瑰礼,从海的这头到海的那头,小小一盒写满了彼此的青葱岁月。

观音横卧莲洋畔,海山仙山涌普陀。相传昔年东土大旱,人兽相食,观音大士不忍,大发慈悲,化一村妇,挖山上白土作饼,分斋乡民。村民仿效,一时山矮坡陷。待灾荒乃度,土复为土。信众方知大士赐恩,遂名土曰“观音土”,以示纪念;而将饼之形状艺巧传承下来,并尊曰“观音饼”。 在这观音道场的东海之滨,小小的一盒观音饼承载着信众对观音大士的慈悲感念。来洛伽圣地朝圣抛去世俗的光怪陆离,品一口观音饼怎能不怡然自得。

舟山制作观音饼最早源自普陀山上的师傅们。他们在诵经礼佛之余,以米面做一盒观音饼供养佛前,有缘香客食之无不妙手称赞。现代的观音饼起源于50年代,匠人以传统的米面做法为基础,改良配方,馅内添加了海苔、芝麻等内陷,使观音饼的味道更符合现代人的味蕾。

观音饼不似其他的饼,其馅皆用素食材料构成,经纯手工制皮,开馅压盘,再经悉心烘焙后,方能食之。其饼表皮金黄,内馅饱满,酥脆而不油腻,香甜亦不失其芳华,轻品一口,回味甘甜,齿有余香,落入腹中,不粘齿间。初食观音饼者,若是一名合格的吃货,难免会落个肚圆腹涨的“不雅形象”,若是一名平时奉行非佳肴绝不入口的“极端主义者”,面对观音饼难免也会多食几口。是啊!面对珍馐极少有人能把持得的住,一边口呼这是最后一个,一边却又情不自禁地拆开了一盒又一盒。

幼年时,多少次因偷吃观音饼,而被母亲“细心呵护”。记忆深处最深刻的莫过于,母亲友人来舟山时,母亲买了一大包观音饼赠人,而我馋于观音饼的美味,借口说肚子疼,不去参加晚宴,偷偷地在家里吃了一大堆观音饼。为了不让母亲发现,我在空盒子里,放了等量的橡皮泥,打扫完现场后,心满意足地高歌而眠。可能是我没有犯罪的天赋,母亲馈赠好友时发现斤两不对,顿时怒从胆边生,拖起沉睡的我,使出家传绝学“降龙十八掌”对我进行“爱的教育”,那晚我的吼叫声,足足震惊了整栋楼。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我对观音饼的喜爱。

待到去甬城求学时,别人的包裹里塞满的是厚厚的海鲜,而我则是一层又一层的观音饼,甬城离舟山很近,舟山闻名天下的海鲜经常可以吃到,但观音饼的味道却鲜难食之。初见观音饼室友们不以为然,分食之后便果断地放弃原则,纷纷加入了观音饼粉丝团的行列中。从入学到毕业,我们吃过观音饼的包装卖废品都能卖上小几百,“饼王”的称号也成了我另类的标签。

观音饼的滋味早已烙印在圣地之上,只是它缘自佛家,生性平淡,不愿受世俗盛名之累,更不愿与其它食物争欢斗艳,只需品尝之人食之后给它个由衷地称赞,对它来说便心满意足了。

一盒小小的观音饼承载着数不清的回忆,我独坐在莲洋畔,拿起观音饼浅尝一口,上面是幼时浓浓的母爱,求学时深刻的友谊,恋爱时你喂一口我喂一口浓浓的情愫。

一盒观音饼,一缕半生缘。与其说观音饼是一种食物,更不如说观音饼是一种乡愁,是一缕思托,是一抹今生永远挥不去的情愫。

2022-10-2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79991.html 1 3 一盒观音饼,一缕半生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