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合并同类项聚力办实事

□周言

1月12日晚,中央电视台1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真抓实干为基层减负”专题报道,点赞普陀“最多考一次”改革。

作为全市“四责协同多维智慧监督平台”运行试点县区,近年来普陀充分利用数字化工作平台,将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考评工作与区年度综合考评、各部门单项考核等“多考合一”,实现年度考评“最多考一次”,切实给基层减负。

考核工作是检验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的“试金石”,也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助推器”,但是以往一到年底,基层单位就要面临繁重的考核任务。越是基层,需要面对的考核就越多,往往让人应接不暇。考核、检查的出发点是为了检验工作、提炼经验、发现不足,并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因此说,结果导向是考评工作的指南针,要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关键要看有没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要考核评价一名干部,则关键要看有没有责任担当,能不能谋事干事。

但在以往的考核中,“工作要留痕”成为许多被考核者的压力,年底的工作任务本来就重,但为了应对考核,照本宣科补齐台账却成了许多基层单位年底工作的重中之重,费人力、耗精力。这不仅折腾基层干部,分散了工作精力,而且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嫌疑。其实不管是地方、单位,还是个人,如果工作不过硬,处处留痕也没用,反过来说,如果工作干好了,那处处留痕反倒成了负担。

中央提出要为基层减负,这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为考核工作做好“减法”,科学合并同类项,规范考核评比、减少督查检查,让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从材料报表、照片台账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解决问题,从而回归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色。

当然,考核“瘦身”,“瘦”的是重复内容、“瘦”的是无效程序,对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不能降。要运用好“集约式”的力量,将问题有没有解决、工作有没有推进、群众有没有满意作为考核依据,对地方、部门、个人的实绩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2022-01-19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95650.html 1 3 合并同类项聚力办实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