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构建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海岛医疗体系

□周言

今年,普陀区财政投入120余万元,为9个海岛设置了健康小屋和免费药箱,并配备了自主检测设备。这只是近年来普陀促进医疗服务城乡共享的一个缩影。不断健全的海岛医疗体系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共同富裕。这几年,普陀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向基层倾斜,海岛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但客观说,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偏远小岛群众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乡社区。对海岛地区而言,基层医疗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为居民提供更贴心贴身的服务,例如疾病预防、慢性病跟踪治疗以及医疗养老等等。包括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将疾病防线前移,主动做好预防保健,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做精居家养老,开设医疗型、康复型、护理型家庭病床等等。这些“小而精”的措施能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打通医疗惠及民生“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普陀在远程医疗推广上积累了很好经验,通过“互联网+医疗”实现了患者、医生和服务“三下沉”,患者可以省时省力、上级医院的设备资源利用率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医院与患者、城市与农村的共赢格局。

要构建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海岛医疗体系,就要理顺医疗机构分工合作这个大脉络。比如如何处理协调医共体关系、如何改善村医队伍青黄不接现状等等。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出,既体现了顶层设计的宏观眼光,也传递了基层创新的民生温度,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一种认知层面的共识:公共资源在无法照顾到所有基层医疗短板的时候,互联网医疗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服务和产品优势,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

实现“普有健康”是美好愿景。要让愿景变成眼前景,就要立足全域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健共体建设,高标准打造“健康普陀”,让人人享有便捷化、智能化、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2021-12-0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81957.html 1 3 构建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海岛医疗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