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梦倩
百鸟园识鸟类、看小猪赛跑、走迷宫……日前,展茅干施岙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当天,孩子们穿上汉服来到礼孝学堂,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拱手礼。这是展茅新农村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走进传统文化“课堂”——关爱未成年人公益项目的一项活动。
敲打泥团、捏塑泥块……当天,孩子们还开心地在礼孝学堂内体验了一番泥匠手工艺。“我体验了一回古代的小小读书人,还做了泥匠手工,感受了传统文化和技艺的魅力。”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与学校课堂不同,在玩耍中学习到了不一样的知识。
“展茅是五匠之乡,干施岙有很多手艺人,礼孝学堂根据五匠不同的手工艺,设置了不同的体验教室。”展茅新农村休闲服务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卢丽静说,泥匠是传统五匠之一,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和泥巴接触的机会,通过亲手制作,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感知力和观察力,也能让孩子们汲取传统技艺智慧。
据了解,展茅新农村休闲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的走进传统文化“课堂”——关爱未成年人公益项目,以“弘扬本土文化,传承孝道”为中心,让青少年通过孝文化、五匠文化的体验和实践等方式,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逢传统节日,该公司都会提前谋划、准备不同的主题活动和体验项目,并联系手工艺人参与活动教学。
“干施岙民风淳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国孝敬示范村’‘五匠文化发源地’是干施岙乡村游主打品牌。作为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干施岙推出了系列孝道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卢丽静说,希望孩子们通过参与这些孝道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接受国学经典熏陶,传承传统文化。
“未成年人学习传统文化,学什么?最直观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先人的思想,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青少年学着做人、学会做人。”卢丽静说,每次开展主题活动,孩子们都会着汉服,化身古代小书童,诵读《弟子规》等儒家经典。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是阅读传统书籍,还能让孩子们广泛接触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翻开往日活动剪影,卢丽静说,每次主题活动他们都会与相应的传统节日相结合,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如重阳节,舟山有做重阳团子的习俗,我们就组织孩子们在孝食坊体验制作孝敬团。中秋节制作月饼、春节制作年糕……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让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滋润,感受传统文化带来快乐和力量。”
据悉,走进传统文化“课堂”——关爱未成年人公益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已组织40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前来参加活动的不仅有普陀的儿童,也有来自定海的儿童,干施岙已成为孩子们假日小队活动的优选场所。”卢丽静告诉记者,公司还推出了“最美乡村干施岙”微信公众号,将及时发布相关活动信息,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前来参与。“目前我们策划了今年端午节活动,孩子们可以来动手体验包粽子等传统习俗。”卢丽静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品公益团队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