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形成师徒共进好氛围

□大力

我区日前举行首届“十佳名师”表彰大会暨师徒结对仪式,共有10对师徒现场结对。近年来,“师徒结对”逐渐成我区人才培养品牌活动,有利于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业型产业工人队伍,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

自古以来,手艺都是靠师父教徒弟代代相传、创新发展的。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这一优良传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一方面,随着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自身拥有的专业技能、知识产权看得更重,往往不愿轻易传授与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人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拜师学艺似乎已不再是获得技能的唯一渠道。师徒关系的淡化,难免带来传统技艺失传、人才培养成本增大等问题,进而影响产业发展。

眼下,普陀海洋产业迅速崛起,各行各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可喜势头,急需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既要发扬优良传统、传承专业技能,又要更新知识理念、掌握高新技术,前者优势在“前辈”,后者潜力在“后浪”,师徒结对无疑是携手共进的好路子。

师徒结对有利于人才培养。用制度保障师徒结对,使师父既承担带徒的义务,又享有相应的权利,并建立起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必能充分调动名师带徒的积极性。而师徒结对的结果必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技能型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师徒结对还有利于共同进步。身为师父,得保持技高一招的优势,这种身份意识可以转化为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动力。年轻的徒弟虽然工作经验相对缺乏、业务技能相对稚嫩,但往往文化层次较高、掌握新知识较多,在许多方面可以反哺师父,从而形成师徒共进的良好局面。

师徒结对更有利于稳定队伍。多了层师徒关系,员工之间就多了份敬重、多了份关爱,相互之间就有了更牢固的情感纽带。师父有倾其所有的胸怀,徒弟有虚心好学的态度,师徒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种建立在共同事业上的纯洁友谊超乎传统狭隘的师徒关系,必将增强企业凝聚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徒结对关键要选好师父。谁能当师父,不能看资历、看年龄,而必须凭真才实学。同时,要带出好徒弟,师德尤为重要,师父除了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有更好的职业操守、更多的奉献精神、更强的人格魅力。可以相信,随着“青蓝携手、师徒结对”活动的蓬勃开展,技能传承、精神传承、文化传承必将春潮涌动,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2021-05-25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0829.html 1 3 形成师徒共进好氛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