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画家叶浅予与沈家门渔港

□孙峰

著名美术家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他最擅长漫画、速写、舞蹈人物画,被称为中国人物画大师。他对舟山群岛的渔港、渔事非常感兴趣,留下了不少速写和彩墨画作。从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看,落款处标注有1960年、1961年、1962年等,说明上个世纪60年代,叶浅予先生曾经数次来海岛采风,常看不厌,创作不断。1961年12月,他和浙江美术学院倪贻德教授一起在沈家门渔港体验生活,还参加了当时正在召开的舟山县美术作者座谈会,向海岛美术爱好者热情介绍美术创作经验,并当场作画示范。

在叶浅予先生创作的舟山题材作品中,其中有一幅《沈家门即景》(又名《沈家门渔港即景》)最有代表性,曾经被选登于《普陀县地名志》《沈家门镇志》等地方史志中。这幅作品,画面色彩鲜艳而不失质朴,以大片空白来表现大海,颇见气魄。从画面人物看,穿着黑色笼裤、酱红色上衣的海岛渔民,人物形象十分生动,这是非常典型的舟山渔民服饰。渔民身姿低沉,摇橹的动势亦跃然而出,抓住了渔民劳作最为典型的瞬间。近处船舱内跳动的鱼,与远处背景的点点渔帆、连绵岸崖互相呼应,叶老先生潇潇洒洒地描绘出东海渔场的壮阔场面。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收藏有《沈家门渔港即景》,画面与《沈家门即景》相似,纵87厘米,横71厘米,右侧题款“沈家门渔港即景,一九六一年,浅予”,下钤一枚长方形印“浅予速写”,2010年5月此画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在叶先生的故乡桐庐,叶浅予纪念馆亦收藏有一幅《沈家门即景》,纵145厘米,横95.5厘米,右侧题款“沈家门即景,一九六二年,叶浅予”。就是这幅作品,却给叶老先生带来了麻烦。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叶浅予被莫名扣上了“美蒋特务”“历史反革命”等罪名,而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个“证据”。这幅《沈家门即景》画中的渔民,侧身低俯,头发自然分开,这是表现摇橹的动势,而“中分头”在以前电影作品中常常被当作汉奸、特务的经典发型,于是乎这就成了证据。红卫兵小将们声声逼问,你把渔民兄弟描绘成“美蒋特务”,你居心何在?那个渔民是台湾派来的“空降特务”?你是不是想通过绘画作品来联络“空降特务”?你就是“美蒋特务”!一顶大帽子就这样扣了上来。而叶浅予在1953年创作的大型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这时也被别有用心者翻了出来,被斥为是用一群牛鬼蛇神包围毛泽东主席。还有一幅《秦川麦收》,画里割麦的女主人公被革命小将们指认为是《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这可是描黑丑化劳动人民的“黑画”……如此种种,叶老先生这下子吃了苦头,被红卫兵小将推翻在地,背上一阵一阵发烫、发麻、发辣,60多岁的老人竟然由此遭受了一顿殴打。不久,叶浅予被送进监狱,这一关就是7年。

对过去的事情,叶老还是比较豁达乐观的。改革开放以后,这幅《沈家门即景》多次在各地画展中展出,有时叶浅予先生陪美术爱好者参观,现场讲解,他介绍这几幅所谓的“黑画”之后则哈哈大笑,若无其事,领参观者继续往下看去。

除了《沈家门即景》外,叶先生还在舟山创作了《沈家门渔家》,此画绘于1960年,描绘的是可爱的渔家儿童,各自提着鱼货。另有《船老大》《出海》等数幅彩墨作品。

叶浅予是中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速写出众,随心、简练,用笔极具表现力。而他的中国画就是建立在出众的速写之上。美术界有评论说,叶浅予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他从青年时期起,就速写本子不离身,速写本成为画家的形象库。

浙籍版画名家周国芳,在以自己人生经历为蓝本的长篇小说《刀笔春秋》中,对叶浅予在舟山群岛的速写活动有过一段描写:“记得那年我在美院时去舟山群岛,正巧遇上了著名的国画家叶浅予,他的速写非常精彩,那些日子我天天跟着看他怎么画速写。当时他已年过六旬,蓄着浓密的八字胡,身板结实,精力旺盛,风趣而健谈,讲起话来,那八字胡翘颤得仿佛是只黑蝴蝶在扇着翅膀”。周国芳回校后,还写了一篇短文《叶浅予谈速写》登在黑板报上。周国芳对叶先生的指导印象深刻,其中有一条特别难忘,就是叶老说“每到一个地方画速写,必须抓住那里主要的生活脉搏”。

叶浅予先生每到一个地方,他随时都会掏出铅笔和小本子来,精力异常充沛,犹如勤奋的小蜜蜂寻找花丛。在观察事物或者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极大的兴趣问这问那,刨根究底,因此他总能抓住那里的“生活脉搏”。叶先生时常告诫他的学生,画家首先要熟悉、热爱生活。在舟山县美术作者座谈会上,叶浅予也用“胸有成竹,意在必克”这句精辟的话告诉美术工作者,要以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抓住善于表现的创作素材,捕捉每一个一瞬即逝的动态。在舟山渔区,他曾经告诉一同跟随参加写生的画家吴衍休,画动态,最好不要先画头部,因为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头,而是肩、腰,譬如画渔民拉绳子就应该先从两手画起。头的作用是次要的,只不过用劲时脖子膨胀些罢了。叶老的这些经验,最主要的就是善于提取生活中最生动、最美妙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生活脉搏”。

叶浅予先生在舟山,留下不少速写作品,如《沈家门渔港》《沈家门一角》等。《沈家门一角》,是在鲁家峙岛上创作的,描绘的是渔港一侧的半升洞,渔舟林立,扬帆远航的场景。看来,叶浅予先生对沈家门渔港是情有独钟,因此作品亦最多。

2021-02-0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87864.html 1 3 画家叶浅予与沈家门渔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