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静 通讯员 林丽雅)“现在终于能开窗通风了!” 凤凰山街道阜安门社区河上小区居民李大爷站在自家门口,望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难掩心中的喜悦。
河上小区建于2010年,多年来,污水管道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1月,河上小区正式纳入凤凰山街道阜安门社区管辖,居民们改善生活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然而,小区居民构成复杂,既有本地户籍人口,也有下山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传统行政区域划分的治理模式难以有效解决问题根源,而且小区存在管道老化、掩埋不清、容量不足、淤塞严重等难题,改造工程复杂。
面对这一难题,“跨区联动服务站”这一创新机制成为了破解困局的关键。它精准打通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断点”,为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的选民搭建了高效表达诉求的桥梁,让来自不同区域的代表能够携手发力,打破行政边界的限制,形成治理合力。
今年5月,河上小区污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地下,工作人员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淤积的管道进行彻底清淤;地面,工程队精准定位被掩埋的井盖,对存在结构性缺陷的管道实施修复,并新增了大量污水管道,以满足小区日益增长的排放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白龙山街道人大代表与凤凰山街道工作人员紧密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落地。这种协作模式并非首次实践,此前赤石村移民通过户籍所在的代表团代表提出关于普光社区路灯增设的建议后,与普光社区代表一道持续推进、共同监督,使项目顺利完成。
“‘跨区联动服务站’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行政边界对民生问题解决的限制。”凤凰山街道负责人介绍,人大凤凰山街道工委持续探索跨区人大代表协同履职,建立了“跨区联动服务站”共建机制,涵盖代表履职联动、乡村治理联治、生态环境联保、产业发展联谋等多个方面,为跨界治理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机制,代表们能够超越地域限制,构建起“资源共管、问题共商、发展共促”的治理格局,让难题迎刃而解。
如今,河上小区的污水管网升级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力量。“跨区联动服务站”等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推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