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云和梯田研学热持续升温

本报讯(记者 俞海友 通讯员 张文锶)七月的云和梯田生机盎然,随着暑期到来,这片被誉为“中国醉美梯田”的浙西南秘境,成为长三角地区青少年亲近自然、探索农耕文化的热门之选。从梯田农耕到深山寻虫,一场场沉浸式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更激活了崇头镇的暑期经济,展现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生共荣的鲜活场景。

“快看!我抓到一条大鱼!”在云和梯田核心区域,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青少年们在稻田间捉鱼嬉戏,体验农耕乐趣。作为梯田农耕文化体验核心区,景区依托高山生态与畲族文化,打造“自然+人文+能力”三位一体的成长之旅。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在“露天博物馆”中体验“活的地理课”,实地观察梯田“森林-沟渠-田埂-村落”的生态循环系统,感悟古人“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还能通过定向赛收集植物标本、拍摄梯田光影,用科学方法记录自然生态;更能在畲族村民的亲授下学习编织“凤凰图腾”彩带,学唱畲族山歌,体验畲族民俗运动,在民族村里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据统计,今年暑期以来,已有200余位青少年参与云和梯田夏令营,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海拔近900米的崇头镇张家地村牧野虫社,是孩子们探索昆虫世界的乐园。基地内,独角仙、锹甲等昆虫标本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负责人刘海东结合二十多年甲虫养殖经验,开发了昆虫标本制作、甲虫养殖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昆虫的种类、习性、生存环境及甲虫养殖技术等。此外,他还融入野外探索安全知识,教孩子们辨别危险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在这里,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生物知识,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之心。”刘海东介绍,今年暑期夏令营早在3月就陆续接到预订,目前基地已接待十余个青少年团队。

此外,位于黄家畲村的“稻+”梯田共生文化研学中心虽刚对外营业,却已收到两个青少年团队的预订,成为研学版图上的新晋“网红”。研学热潮的背后,是崇头镇多年深耕生态价值转化的成果。依托云和梯田5A级景区优势,当地整合农耕文化、银矿遗址、畲族风情等资源,打造“梯田+研学+民宿”产业链。全镇180多家农家乐(民宿)提供2600多张床位、8300多个餐位,直接带动2000多人就业,村民们纷纷端起“文化碗”、吃上“旅游饭”。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留下来’,更要让文化‘活起来’,让每一次研学都成为守护青少年成长的生动课堂。”崇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研学旅行为纽带,将文物、非遗、山水与村落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场景,同步织密“护苗”网络,在行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感知文明厚度、自然之美与时代脉搏,让生态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真正可触可感,持续谱写生态富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共促的新乐章。

2025-07-25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65898.html 1 3 云和梯田研学热持续升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