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雷倩)6月23日,记者走进县档案馆,看到古籍修复师们用刷子、马蹄刀、镊子、毛笔等专业工具,专注地修复《魏兰档案》,他们就像“医生”一样,“治疗”着每一页破损的角落,直至让档案恢复往日的模样,重现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今年5月我们启动了《魏兰档案》修复项目,现在已经修复了魏兰诗集、魏氏宗谱以及魏兰使用过的教科书,家谱正在修复当中。”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官义清说,魏兰遗珍由他的后人捐赠,内涵丰富,有手稿、印章、家谱、诗集著作等多种类型,共42件。这次他们邀请了来自北京的专业修复团队,协助《魏兰档案》修复,周期为5个月,目前已经完成进度30%。
“《魏兰档案》的家谱破损较多,虫蛀的面积大,导致部分纸张粘连,以及受潮后纸张的脆化比较严重,我们修复的时候比较小心,一点一点地剥离破损的纸张,让其不再受到二次破坏。”古籍修复师许王诺告诉记者,他们遵循“修旧如旧”及最小干预原则,秉承“宁薄勿厚”方式,对《魏兰档案》进行最细微地修复。为最大限度接近《魏兰档案》所使用的传统手工纸张,修复师采用配纸、调色等方式,让档案看似如旧、实则新生。
据悉,魏兰是浙江云和走出的清末民初革命家,是光复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时期,他以浙江军政府咨议、都督府参谋长之职,奔走呼号,为推翻封建帝制、振兴中华奉献毕生精力,其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我们通过整理发现,他的遗物对于研究魏兰先生精神及贡献,乃至云和辛亥革命志士相关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县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完成《魏兰档案》修复后,我们计划对这批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建立魏兰专题档案数据库并入库。同时,我们将从档案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展览展出,并向公众开放。此外,我们还将对《魏兰档案》进行深入研究,编研形成相关材料,并制作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县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