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凤凤 通讯员 项大圣)5月7日,阳光洒落在凤凰山街道后山赤石岭林地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里正在建设一座3.6MW(兆瓦)的农光互补型光伏电站。
凤凰山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强村公司在全县范围内率先与国企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实施该“农光互补”项目。项目巧妙利用闲置园地,创新打造“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一地两用集约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在25年的周期内可实现分红733万元,每年收益约29.32万元。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赤石乡赤石村的“屋顶咖啡” 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内部加固作业。“这个项目由农房改造而来,计划投资30多万元,现已完成50%以上的工程量。项目建成后,将租赁给运营团队进行运营,每年能为赤石村集体经济增添一笔可观的收入。”赤石乡工作人员介绍,赤石村已与丽水瓯歌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意向协议。届时,“乡村酒吧小剧场”“屋顶咖啡” 等项目将对外运营,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我县积极盘活农房、土地等乡村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踊跃投资入股,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民宿经济、研学经济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产业朝着多元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化“村企合作”的进程中,我县还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提能升级“两山合作社”,依托丽水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民宿、雪梨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县完成生态资源收储134宗、生态资源交易112宗,交易额高达5600万元。同时,通过举办招募大会、推介大会等特色活动,采用“村集体+强村公司+运营团队”“村集体+运营团队”“村集体+企业”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将闲置土地等集体资产经营权出租(或入股),由共富合伙人运营具体项目,并给予村集体分红,成功打造了众多集体参与的优质项目,让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