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卫
甲辰年十月十六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正是个出行的好日子。我们兄弟姐妹连同家属共计六人,分别自驾和乘坐动车,从云和、景宁、丽水三地出发,一同前往诸暨古塘村,共庆娘舅的百岁大寿。
那天,娘舅似乎有心灵感应,预知我们会早些抵达。于是,他再三吩咐他的儿子早点前往诸暨高速路口迎接我们。而他自己则在古塘村家中满怀期待地等候我们的到来。
上午11时许,乘坐动车的弟弟首先到达,随后自驾的我们也抵达了古塘村。我们将车停妥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祝寿礼物,径直前往娘舅家的书房。在那里,我们共品娘舅亲手制作的菜园老茶,分享庆元合湖老家的照片与趣事,还聊起畲乡的家长里短,以及分享娘舅当年在诸暨教书的经历。
在1949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娘舅毕业于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简称湘湖师范)。毕业后,他在诸暨县古塘村等多所学校任教。凭借深厚学识与慈爱之心,他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赢得广泛赞誉。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社会培养出了无数优秀人才,涵盖教育、医疗、建筑和财务等领域,可谓“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娘舅退休后,风采不减当年,精神矍铄,口齿清晰,步履稳健。尽管听力稍逊,视力不如从前,他依然保持着充实的生活节奏,每天坚持阅读报纸、观看新闻,还勤练书法、绘画,并时常外出摄影和打门球,活力满满。此外,他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九年前,他还撰写了一本自传书,记录下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
这些年来,我深受娘舅的精神鼓舞,也因此学习并撰写了六十多篇医学类散文。当我将这些散见于各报刊的文章合集递给他,请他审阅并指导时,他动作麻利且满心欢喜地接了过去。当我妹提及其中还包含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我的小舅舅》时,他更是激动万分,面带微笑地说:“确有其事?那我就先读为快吧!”
那天中午,我们一行人环绕古塘村漫步,沉浸于村间的独特风貌,感受民风习俗。当那位朴实的老农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眼中闪烁着深情的光芒,说道:“你娘舅真是个了不起的人……”那一刻,好像有一股暖流从我的指尖涌上,温暖着我的心扉。而后,我们踏入附近那家清静的民宿,本想借此小憩片刻,以缓解上午一路驾车带来的疲劳。然而,小男孩在中堂内的活泼身影和对外出玩耍的渴望,不经意间激起了我们对即将游玩西施故里和苎萝山景区的憧憬。不过,考虑到时间紧迫,我们决定改于次日出游。
晚餐时刻,娘舅家灯火通明,八张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色彩斑斓,香气四溢。每张大圆桌旁都坐满了亲朋好友,谈笑风生,举杯共饮。为满足味蕾的渴望,我们慢慢咀嚼山珍,细细品味海味,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山珍海味及其欢聚时光。娘舅更是热情洋溢,不停地招呼着:“外甥男,外甥女们……你们牙口好,可得多吃点,尽量吃饱啊!”
期间,娘舅谈到了上世纪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年代,那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能有白米饭吃,有暖和的衣服穿和轻柔的棉被盖,便已心满意足。他还提到,解放前交通极为不便,从庆元至诸暨的路途,大多是石阶路或黄泥路,不仅要翻山越岭,还得渡船过河,长途步行兼短程乘车,需耗费两天一夜的时间。而今交通便捷,自驾汽车,一脚踩下油门,疾驰在高速快车道上,不到半日就能到达。如今与昔日相比,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地存在。
宴会上,大家操着浓浓的家乡话,热络地交谈着,欢声笑语与深情回顾相互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亲情的温暖。
茶余饭后,我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向了娘舅的健康状况。娘舅侧耳倾听后,用他那富有地方特色的庆元方言——“弗要吓”,来宽慰大家。他笑称自己:“吃得麻糍,品得粽香,历经风寒,无畏严冬。”这不仅寓意着他的身体健康,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此言一出,众人皆笑,气氛温馨。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健康理念:一个人的健康,不仅限于身体的康健,还涵盖了心理健康。这意味着,要想拥有全面的健康,既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又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同时,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一旦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而在无病之时,也应积极预防,做到“治未病”。唯有如此,方能健康快乐每一天。
岁月悠悠,时光如梭。虽然娘舅自湘湖师范毕业至今已离开合湖老家75载,如今已届百岁高龄,但他的心依旧深深牵挂着那片故土,对老家的亲人与往昔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情深意切,历久弥新。他还关切地问起家住景宁的妹妹,身体状况是否安好?并殷切地嘱咐我们要悉心照料她,有空时多去合湖村走走,多去看看那里的亲戚,珍惜和维系好这份难得的亲情。
那天夜里,勤劳的姐姐向娘舅汇报了庆元近年来的喜人变化,火车已通到了庆元县城,使得这里的交通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以巍峨山势和物种丰富著称的百山祖国家公园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特别是南坡园区的冷杉,绽放出黄色花儿,愈发美丽迷人,为故乡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
心地善良而不善言辞的哥哥深知“舅大娘亲”之理,遂向娘舅郑重承诺,我们将适时前往探望亲戚,并会不遗余力地照顾好母亲,让她安享晚年。接着,孝顺的弟弟打开了母亲昨日早晨做健身操时录制的微视频,调高音量后恭敬地递给娘舅。娘舅颀然接过手机,认真观看,直到视频结束。由此看来,即便是距离遥远,也阻隔不了亲情瞬间的连接。
娘舅听取了外甥们的汇报与承诺,以及目睹了小外甥提供的微视频后,他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期待的光芒。
“哇!亲人团聚,喜悦满满。来来来,大家都站好,露个笑脸,准备合个影吧!”表兄胸前挂着长焦数码相机,挥舞着双手,笑容可掬地喊道。接着,他全情投入,乐此不疲,又“咔嚓咔嚓”为大家拍摄了半个多小时,展现出了其极高的热情和专注。拍照结束后,我们和众亲继续闲聊至深夜,仿佛有说不尽的往事,道不完的家事,更有讲不完的家乡事……即便时光再延长“三天三夜”,也难以言尽这份情深。亲人相聚,格外亲切,每一句话都充满温情,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深情,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家族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庆寿次日清晨,阳光再度洒满大地。热情好客的表兄带领我们游玩了诸暨西施故里和苎萝山景区,还参观了山下湖镇的珍珠交易市场。景美、人美、珍珠美,西施的故事更美。此次游玩别有一番收获、体验和回忆。然而,这次旅途中的美好记忆,又怎能比得上我们在娘舅家度过的温馨时光?
晌午时分,我们怀揣愉悦的心情,满载温暖与幸福,从娘舅家启程,原路返回,聆听着车窗外风的细语,按时回到了家乡。虽然暂别亲人,心绪却如琴弦轻拨,亲情之音缭绕不绝。不舍如流水潺潺,难以言表,宛如云月,虽隐犹明。亲情深似海,难舍亦难分,期待再次相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