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反诈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后门”结果人财两伤
  (通讯员 刘宇翔 记者 姝与)近些年来,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可谓蓬勃发展,其广阔前景也吸引众人纷纷投资加入。在舟山工作的小莉(化名)就是其中一个。由于本身只有初中文化,小莉没有想着通过努力成为一名整形医生,而是想着托关系,结果落了个人财两伤。

  初识“查医生”

  今年26岁的小莉原本在舟山某整形美容机构工作,目睹了整形医生的高收入和舒适工作环境,也想成为一名整形医生,但奈何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所以梦想也只是梦想。

  2018年一天,一个朋友告诉小莉,其有个医生朋友,或许有办法帮助小莉实现“梦想”。

  于是,在这个朋友的引荐下,小莉结识了“查医生”。添加为微信好友后,小莉了解到,这位“查医生”以前是名外科手术医生,目前在河北保定经营着一间诊所。小莉向“查医生”表达了自己想当整形医生的想法,并咨询了很多整形美容方面的知识。

  代办“查医生”

  “以你的情况,需要先参加医学类的成人高考 ,等拿到医学专业大学本科文凭后,再考外科医师资格证,读大学的事我可以帮你办好。”了解小莉的想法后,“查医生”为小莉支招。

  “你只要把学费转给我就行,入学、毕业考试我都会找人帮你考的,学期结束,你就能拿到医学专业大学本科文凭了。”“查医生”的“热心话”,让小莉坚信不疑,通过支付宝转了学费14800元。

  此后,两人联系不断。期间,“查医生”不停劝说小莉做个隆胸手术。禁不住劝说的小莉赶到河北保定,花了4万余元,在“查医生”的个人整形工作室做了隆胸手术。

  三个月后,小莉发现隆胸手术失败了,身体出现不适,与“查医生”联系,却被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直到去年8月,小莉发现“查医生”失联,电话无法接通,微信无人回复。这时,小莉回忆起,“查医生”的个人整形工作室位于小区居民楼中,没有任何营业执照和医师执业证件。当询问关于承认高考等报名事宜时,“查医生”言辞躲闪。

  小莉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赶紧报了警。

  原是江湖骗子

  区公安分局东港责任区刑侦大队受案后,根据小莉提供的线索,展开侦查取证工作。

  经过前期大量工作后,今年3月21日,民警远赴河北保定将“查医生”抓捕归案。

  原来,“查医生”并不是医生,其原名叫查某,老家辽宁,初中辍学在家务农,后外出打工。2010年,查某和妻子结婚,并随妻子在河北保定定居。

  据查某交代,2013年起,他经营了一家化妆品公司,2018年开始从事整形行业,但后因不具备资质且无相关证照,被当地相关部门查处。

  查某对如何成为一名正式医生并不清楚,后因小莉咨询,他便通过网络搜索为小莉“解惑”,以骗取钱财。

  查某因涉嫌诈骗罪,目前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提醒】

  办事应该守法合规,美好的生活只能靠脚踏实地的奋斗来取得,切忌托关系、“走后门”。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走后门”办事的心理,吹嘘自己路子广、关系多,但结果往往是事儿没办成,却落得人财两空。

  另外,一些在微信朋友圈里声称可以打美容针、做微整形的小工作室,往往都不具备实施医疗美容的资质,市民需有正确辨别虚假广告的能力和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己上当受骗。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反诈之窗
   第04版:莲花潮声
一女子被骗20余万元
“走后门”结果人财两伤
网上交友不慎被“套路”
今日普陀反诈之窗03“走后门”结果人财两伤 2020-04-09 2 2020年04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