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圣锋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甬舟一体化六横先行区建设是六横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六横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奋力实干。 |
|
|
周亚国
这几年,六横在教育、交通、医疗等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光有硬件还远远不够,还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满足当地群众对享受与城区同等教育、医疗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 |
|
|
会 闲
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寺院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但佛文化产品却相对单薄。建议积极开发推广茶具、茶点、茶席等衍生品,丰富普陀佛系列产品,让游客来普陀有“礼”能带回去。 |
|
|
翁世福
今年政府在打造幸福普陀目标上加了“美丽”两字,“美丽”不只体现在硬件建设上,更重要的是提升软环境,要结合创城,深挖做足“美丽”文章,进一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
|
|
徐舟波
融资租赁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是与实体经济建设联系最近的金融产品。从舟山出现的融资租赁纠纷来看,建议建立专业的调解员队伍,做好后续操作流程的精细化以及司法保障。对于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建议调解优先。 |
|
|
贺 飞
我区应加快老年公租公寓的建设,探索“管家服务”“健康服务”“志愿服务”等实践,让社工、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参与,让普陀发展成果惠及到渔农村、偏远海岛等地,增进老年人福祉。 |
|
|
朱 柳
据报道,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逐年上升,司法部门、家庭、学校要携手做好预防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同时做好受害人及其家庭心理矫正和疏导。 |
|
|
袁海波
政府工作报告对城西区块下一步的开发建设作了部署,在项目开发上,建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引导、重组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发挥集聚效应,同时加大对外来优质资本、具有产业带动能力企业的招引力度。 |
|
|
朱芝君
政府要引导重点船企改变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鼓励造船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能源开展绿色修船;要对刚刚纾困的重点船企加强政策扶持。 |
|
|
孙文波
去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我区市容市貌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针对创城下步工作,建议相关部门要在决策前多做调查、论证,广泛了解社情民意,避免“一刀切”“大包干”做法,加强对项目后续实施结果、反馈意见的监管、收集。 |
|
|
邵汉琦
目前我区针对高端人才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很少把目光投向专业技术人才,但这部分人才在我区修造船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是急需人才。希望相关部门能联动起来,积极为这部分人才解决子女就学、住房等问题,为普陀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
|
|
胡 刚
海蜇头、风鳗、糟鱼等这些土特产在舟山本地深受欢迎,但在输送至外地时,因卫生问题惨遭“滑铁卢”。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带领相关企业探索生产新方式,让舟山风味与卫生能“两全其美”,助力这些土特产走出舟山,在外扬名。 |
|
|
戴燕红
利用我区地处海洋的地理位置优势,围绕“消费”这篇文章,抓好城市品牌建设,着力推动海洋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嗨普陀”夜间经济品牌。 |
|
|
徐国辉
绿色渔业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结合普陀实际,制定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方案,探索资源、环境、产业、民生统筹协调的渔业发展新路子,为普陀实现渔业现代化打好基础。 |
|
|
张 伊
目前普陀教育水平已进入全省前十,成绩可喜。但学前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缩小公办、普惠性民办、民办幼儿园间的差距;切实保障幼师尤其是非在编幼师的待遇,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大奖励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
|
|
余桂枝
民营经济是普陀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普陀的宝贵财富,为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必须下足“绣花功夫”,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如出台信用评价标准,帮助企业激活信用资产,推动民企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进一步活跃普陀地方经济。 |
|
|
邬红叶
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至关重要,建议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财政配套服务;制定出台相关标准,尽快启动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完善工作人员准入制度。 |
|
|
金 贞
乱扔烟头垃圾、私拉电线等不文明现象近期回潮严重,因此需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充分利用高清摄像头,抓拍不文明行为,并给予处罚,巩固创城成果。此外在高质量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同时,建议对改造名单中的C级危房先解危再美化,避免资源浪费,提升改造效能。 |
|
|
唐 挺
普法宣传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尤其是涉企、涉税的更要讲究实用性,要多关注与舟山本地息息相关的案件,及时对适宜宣传的案件进行实时推送,以案说法。 |
|
|
马 狄
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要注重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保护和关爱,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司法牵头、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动、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