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复旦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员、舟山日报社高级记者)
元月6日上午,"探索历史故事的新时代价值"研讨会上,来自浙江海洋大学、上海高校智库、舟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舟山航海文化研究所等专家,不时地提到舟山普陀渔民营救日本"春日丸"船员生命的历史故事,使我回想起13年前,在当年"春日丸"船长传兵卫的第八代后裔佐藤亮辅先生家作客的情景……
佐藤亮辅拿着鹅卵石眼睛湿润了
2007年9月20日上午,在日本东北部著名水产都市——宫城县气仙沼市办公大楼前,市长、副市长、部长、课长等率几十名工作人员,在大门口列队欢迎来自浙江舟山的三位民间友好代表。在洋溢着亲切友好气氛的会议室里,气仙沼市市长铃木升先生首先致辞。他说:“是‘春日丸’的故事把我们两地的民众紧紧连在一起,而且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这种友好关系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9月19日晚,代表团抵达气仙沼市时,舟山人民的老朋友、“春日丸”号船长第八代后裔佐藤亮辅先生特意派儿子佐藤俊辅,到新干线一关车站迎接代表团。早在酒店等候的佐藤亮辅先生全家以及副市长菅原务、《“春日丸”漂流记》的作者西田耕三先生等把我们迎进了餐厅。
这顿晚宴不如说是中日民间友好的交流会和“春日丸”故事延续的集体“创作会”。在频频举杯祝愿中,“老朋友”“救命恩人”“搬不走的邻居”等言词始终洋溢在整个聚会中。
第二天一早,佐藤亮辅先生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佐藤亮辅先生的别墅座落在绿树环抱之中。我们围着早已摆放好水果糕点的桌子席地而坐。佐藤亮辅先生拿出一本发黄的家谱,上面用毛笔记载着“春日丸”号流传下来的故事,他一页一页翻着并向我们详细介绍,脸上时而显得深沉,时而露出微笑。突然,他起身拿来几块鹅卵石又回到座位,高兴地说,这是专门从桃花岛东海大沙滩上捡来的,每当他看见这些鹅卵石,就会想起祖先在海上遇难被桃花岛渔民救起的情景。“因此,我也把这些鹅卵石当成前辈们获救还生地的见证物,用来作永久的纪念。”说到这里,佐藤亮辅先生的眼睛湿润了。
20日中午,代表团要回国了,佐藤亮辅再次派他的儿子佐藤俊辅为我们送行。当大家互相握手分别时,这“春日丸”号船长传兵卫的第九代后裔紧紧握着代表团团长、时任桃花镇旅游管委主任王旭光的手久久不肯放开,眼睛里充满着幸存的后一代人对祖先获救地亲人的感谢之情。
长辈们叮嘱: 一定要去中国报恩
佐藤亮辅先生是一位日本水产企业家,自1993年11月以来,佐藤先生先后5次偕夫人到桃花岛,感谢250多年前桃花岛渔民救助遭遇海难的“春日丸”船员之情。
1992年5月,时任舟山市市长彭国镇率领渔业代表团到日本气仙沼市考察时,当地几十名男女老少跪在彭市长面前,异口同声地说:“谢谢救命之恩!”当年“春日丸”船长传兵卫的第八代后裔、气仙沼市一家加工大西洋螃蟹的企业家佐藤亮辅,拿出一本记载其祖先与舟山人民生死之情、日本耕风社社长西田耕三出版的文史资料集《春日丸漂流记》,表示要完成祖先夙愿。
1993年1月,舟山市对外友好协会正式向佐藤亮辅发出邀请函。为了带给舟山人民一份真挚的礼物,佐藤亮辅特地请日本著名巧手能人——大渡船市造船工人新沼留之进,仿照当年祖先遇难的“春日丸”古帆船,按1/30的比例,复制了一艘古舟模型(现陈列于舟山博物馆)。
当佐藤亮辅踏上祖先当年获救的地点——桃花岛庵跟村的千步沙滩时,他难以抑制胸中感情之潮,不断地向欢迎他的桃花岛群众鞠躬、道谢。他说:“从自己懂事起,长辈就一次次叮嘱,一定要去中国报恩。这是几代人一直传下来的心愿,今天能在自己这一代实现,实在是终生幸福啊。”
1992年9月11日,应日本气仙沼市邀请,时任舟山市常务副市长的马其忠及桃花镇镇长刘生财率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当代表团抵达气仙沼市时,市长小野寺信雄等官员在政府机关门口列队欢迎,给了代表团很高的礼遇。次日上午,舟山市代表团拜访了佐藤亮辅一家。佐藤亮辅拿出当年“春日丸”船的遗留物:一只竹篮、一把扇子、一只碗等,这些物品用黄色的布包着,保存完好。他说:“‘春日丸’上的其他遗留物品传到我这一代都遗失了,看到这些遗物,总令我想起祖先与舟山人民的情谊。”佐藤先生还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装满沙子的小瓶告诉客人:“这是舟山桃花岛千步沙滩的沙子,我的祖先就是踏着这些沙子走向新生的,我要永远保存下去。”说话时佐藤先生万分激动。
友好情缘把两市人民越牵越近。1995年11月21日,以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市长小野寺信雄为团长的气仙沼市友好代表团一行17人,专程前来参加两市友好纪念碑的揭碑仪式。纪念碑是佐藤亮辅出资26万元人民币请人精心制作的,黑色的石碑上用中日两国文字镌刻着1752年那一段动人的故事。在舟山市定海公园举行的揭碑仪式上,小野寺信雄市长深情地说:“我相信两市人民的友谊会长久地保持下去。”与此同时,佐藤亮辅在重访白雀寺时赠百万日元示谢。
2004年11月20日,佐藤亮辅夫妇随气仙沼市友好代表团再次来到舟山考察交流,又特地登上桃花岛谢恩。2005年1月17日,他们写了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信给时任普陀区桃花镇委书记蔡朝才,蔡朝才回信时告诉记者:“这是一段跨越世纪、跨越国界的真情和友谊。”时间虽过去了两个半世纪,但“春日丸”的故事仍在日本气仙沼市广泛流传。
2002年10月,佐藤亮辅的妻子佐藤佑子,携女儿佐藤牧子、佐藤恭子和佐藤亮辅的妹妹山田和子,专程赴桃花岛看望曾经去过日本的水产研修生,并到白雀寺烧香拜佛,去千步沙滩祈祷中日友谊天长地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2005年,佐藤亮辅等人已是第五次登上桃花岛谢恩、考察和交流。
2007年1月18日,DOCUSOUL韩国TV纪录片制作公司中日韩TV制作者论坛常任委员长郑秀雄导演,慕名前来桃花岛拍摄“春日丸”的故事专题片,把“春日丸”的故事传扬到韩国等东亚地区。
日本商船遇难在舟山海域获救
根据记载,1752年11月,日本国宫城县气仙沼市大型商船“春日丸”号,满载着卷烟、海带、鱼虾等货物,从气仙沼启锚扬帆驶往铫子港,却不料航行途中突遇暴风袭击,商船因舵、帆、桨等动力系统严重受损而不能航行,船长传兵卫及12名船员在海上漂泊了4个月之久,已是水尽粮绝,13条生命在茫茫大海里历尽磨难,在死神的魔掌边缘苦苦挣扎着。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传兵卫等13人心灰意冷时,远方忽然出现了一座秀丽的小岛——桃花岛,“春日丸”商船也慢慢地随风向桃花岛塔湾金沙靠拢,传兵卫等人盼望了130多个日日夜夜的这根“救命稻草”终于浮出了水面,船员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呼救。微弱的喊声传到了桃花渔民的耳朵里,淳朴的桃花岛龙头坑村(今塔湾村)渔民立即推舟入海,以最快的速度向“春日丸”靠拢,渔民们七手八脚将奄奄一息的13名日本船员营救上岸,使传兵卫等人脱离了险境。
“春日丸”商船上的13名船员获救后,渔民们就近将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日本船员安置在离沙滩不远的白雀寺内休养。
龙头坑渔民奋力勇救日本遇险船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桃花岛,附近的村民们纷纷有粮供粮,有药送药,有鸡献鸡,热情款待落难的远方客人,传兵卫等人从心底里感激桃花渔民的救命之恩。
不久,定海县衙门官吏闻讯,便将传兵卫等13名日本船员接到定海城关念亩庙公寓居住休养。知县还特地从平湖县请来翻译沟通语言,亲自携带猪、羊、鱼、米、药等前来慰问,并组织当地的能工巧匠将“春日丸”修复一新;宁波知府获禀报后,也专程隔海过洋前来看望日本船员,使日本船员在异国他乡感受了家一样的温暖。
传兵卫等13名日本船员在定海休养了10多个月时间,期间有一人因病情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去世,后由县衙厚葬。次年3月,12名日本船员怀揣着定海知县致日本政府的官函,满载着定海县衙赠送的粮食、蔬菜、鱼肉等物品回国。临行前,传兵卫等12名日本船员身穿和服,含着热泪,专程到桃花岛、定海县衙及宁波府告别,并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大恩大德,日后一定要创造机会到中国舟山报答救命之恩。
传兵卫等12名“春日丸”商船的船员回到日本国后,对桃花岛渔民的救命之恩铭记于心,立志报答,但都无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了却这个心愿,有的还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嘱托儿女们千万别忘记中国人民恩情。
多少年来,被救船员的后代子孙根据家谱记载,曾多次在中国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寻找恩人,但因有关情节、地形、气候对不上而未果。后经一些老人回忆和地理方面专家史料分析,终于确定“春日丸”商船船员生还地是在舟山市桃花岛塔湾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