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徐萍波一次次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场场有看头、火出圈的文化赛事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一篇篇有深度、有力度的宣传报道,让“普陀故事”深入人心;一个个高品质、有亮点的文旅项目,让八方游客接踵而至……铺开2024年普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旧景添新意、新景正可喜,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
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融入区委“担当作为奋战年”行动,守正创新、实干争先,为推动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理进千万家 声动新时代
在普陀,有一个名为“靠‘普’青年说”的青年理论宣讲品牌,团队中的90后、00后们经常聚在一起,以读书会的形式讨论理论课的选题,思考如何用“普”通话上好“潮”味课。2024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80、90和00后宣讲队伍体系化建设与系统化培训,组建了20人的青年宣讲队伍,青年宣讲骨干扩优提质,探索形成了“靠‘普’青年说”“青耕学堂”等一批特色理论学习品牌,生产各类宣讲作品120个。
理论本是深刻、生动、管用的,关键是要让每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入脑入心。在普陀,还有一支“渔”味十足的宣讲队,名为“潮涌东海”宣讲团。他们不讲沉闷的“大道理”,也不枯燥地“走过场”,而是上船头、进渔家,与基层群众拉家常、聊生产、谈变化,让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成为浅显易懂的大白话。
从“渔”味到“潮”味,这些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伍,通过用好“社群效应”、回归“社会场景”、融入“生活日常”,以“松弛感”的表达和“烟火气”的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吾辈继承再展新貌。我区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寻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新路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在渔都港城不断传承发展。过去一年,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被评为第11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弘扬新时代蚂蚁岛精神红色研学项目”荣获浙江省红色基地精品活动案例。
笔落绘新景 网声传四海
《记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全球首映 八十二年前感人故事讲给世界听》——《人民日报》;《感怀,从伦敦到舟山》——《新华每日电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里斯本丸沉没>首映揭开历史真相》——央视新闻频道……
2024年,在一个个现场,媒体记者亲历、记录,用镜头捕捉动人瞬间,用文字记录时代细节,把82年前的那场绝地拯救的感人故事、把82年来中英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暖心故事讲给世界听。境内外全网传播量超12亿,22个微博话题和多个热点词条屡登热搜榜,抖音话题总传播量突破1.2亿……数据无声,却如鼓点般在时间的深处回应历史。这是新闻的使命,也是传播的力量。
“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2024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紧扣区委中心工作及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壮大正面主流舆论、扩大对外传播声量、推进媒体迭代升级,一件件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让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推出“担当作为奋战年”海岛基层行融媒新闻行动,围绕经济数据亮点、重大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聚焦普陀发展的“高光时刻”;在“海岛篮球赛事之城”系列赛事中探索“策划—生产—传播”全流程创新,探索AI新技术应用,全网传播量突破4亿,真正实现赛事“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