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烈故事

李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李振,男,1925年2月出生,江苏省阜宁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2年1月随部队入朝参战,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5分部37兵站医院院长。1953年6月14日,李振在去开会途中,遭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现安葬于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战争中历练成长

李振出生在江苏省阜宁县羊寨区前蒲鸠村,读过小学和中学,15岁的时候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1940年10月,李振所在部队起义加入新四军,他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盐阜大队第3营任排长。由于有着较好的文化基础,组织上决定派他去位于江苏盐城的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任新四军第3师特务营司药、医助、医务所所长。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将目光聚焦在了东北这块极具战略价值的地区,从全国各地选派干部和部队前往东北,李振所在部队也被调往东北发展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李振曾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独立师第1团卫生队队长、医政科科长,率领医务人员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在1949年3月至1951年3月间,李振任第四野战军15兵团44军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军后勤部卫生处医疗科科长兼教育科科长。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业务,多年战地医疗救护工作使他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受广大指战员的敬重和喜爱。这期间,他工作成绩突出,荣立大功1次,小功2次。

冲在反细菌战的第一线

1952年初,美国侵略者公然违反国际法,在朝鲜北部和中国的部分地区秘密实施了细菌战,企图以此削弱志愿军和人民军的防御力量。也就在同一时间,李振调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第5分部21大站37兵站医院院长,奉命随部队入朝参战。

李振在朝鲜前线看到,美军用飞机在志愿军驻地投下了大量带有鼠疫、霍乱病毒的苍蝇、蚊子、跳蚤等昆虫,部队中不少战士患上了肺炎、痢疾、伤寒等传染病。他迅速带领医护人员赶赴疫区,在美军投掷细菌弹及周围地区喷洒消毒液;积极治疗被感染的官兵,普遍进行疫苗接种;广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很快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战地救护,转运伤员

在之后的阵地防御作战、夏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反登陆作战准备中,李振作为战地医院的院长,带领医护人员辗转各前沿阵地,救治转运了大批伤病员。在战地救护中,部队合理优化救护力量编组,极大提升战场救护效率;各兵站建立了护送小队,担负伤员的列车护送任务;组织技能培训,提升火线抢救能力;开展立功运动,提升医护人员救治、转运伤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李振的带领下,37兵站医院圆满完成了各项战地救护和伤员转运任务,为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6月14日下午,李振像往常一样前往5分部开会,途中突遭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2024-09-09 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烈故事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87724.html 1 3 李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