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被毁至今已逾85年之久,宝塔的毁灭令人宛惜,侵略者的行径让人愤恨。
上世纪四十年代,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利用塔岭山岭陡峭,且有三个“之”字型弯道,地势险要且荒凉的地形,在这里曾开展过二次战斗。
1940年是一次伏击日伪汉汗林章财的战斗。
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军,为了报复,焚烧村子,后经乡绅竭力担保,以及吴家世代忠厚敦实、为人谨慎早已名声在外,总算免于灾难,相安无事,强盗终于放弃了恶念。
1948年1月10日中午时分,“突突突”的机枪声夹杂着爆炸声和游击队员的呼喊声,响彻山岙,震憾舟山。
这次战斗击毙国民党定海县警察局保警第三中队长王雪瑜和卫兵共5人,缴获快机木壳6支,美式汤姆生短枪6支,自行车5辆。
那天从螺门回沈家门途经塔岭的匪警共6人,其中一名中途因自行车脱链未上岭被脱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场激烈的战斗,有一名游击队员因腹部中弹,流血不止而牺牲。
两次塔岭伏击战,是舟山早期打击日伪汉奸和国民党反动军警的著名战斗,为我们舟山的革命战争史谱写了一曲绚丽的诗篇,也为塔岭这块古老土地留下了一抺红色的革命印记。
为了纪念这二次战斗,舟山市人民政府在村中立有“塔岭伏击战”纪念碑,并定为革命老区。
农舍阡陌,小桥流水人家,塔岭下古村,早已古村不古……塔岭经过多次降坡,道路平且直,路的两旁还种了景观树,已成为高等级公路。昔日大家想象中的花岭湾“口袋”,不再荒无人烟,蛇虫出没。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召下,“千万工程”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也给塔岭下村带来了新机遇。
风水宝地,美丽乡村。现在许多村民在这里建起了别墅,房屋排列整齐,错落有致,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沿着山坳逐次而下,绿野数里;两旁山上有连绵的旱地,梯田层层。一条溪流从塔岭的东面竹湾岗发源,流经村子,灌溉村前的农田,养育塔岭下村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