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君
“藿香、干佩兰、荆芥、防风、小茴香、石菖蒲、丁香、白芷……”当这些香草的名字如缓慢的歌谣在我那九十多岁的老外婆嘴里响起的时候,她手中晃动着的那几个精致的香袋也飘起了端午的香气。
我们一大家子人,聚在外婆家的农村老宅,一起过端午节。九十多岁的外婆身板子还是硬朗的,且耳不聋眼不花,笑咪咪地望着满屋子晃动的儿孙辈们,尤其是那些叽叽喳喳欢奔乱跳的重孙小孩子们,她那浑浊的笑眼儿,此刻却仿佛比插于门楣的菖蒲艾草还清朗而浓烈。
“端午快乐!”小孩子们围观着我们大人包粽子的场地,嘻嘻哈哈地打闹着。
“只可说端午安康,不可说端午快乐。”立马有大人在指正。
“为什么啊?”小孩子们好奇地问。
“俗话说,端午到,天气热,蚊虫毒蛇都出来了,过端午节,就是要驱蚊避蛇,避开一年中最凶狠的邪气,保平安。”表妹娜娜刚跟孩子们解释完,立马一个脆生生的女童音响起:“妈妈,端午安康,生日快乐!”
说话的是表妹娜娜四岁的女儿嘟嘟,大家一下子都被萌娃逗乐了。表妹的女儿,梳着两个如端午节粽子的发髻,可可爱爱的模样如可口的小粽子,迷倒了家中一群老少。
舅舅的女儿——我的表妹娜娜,就是在端午节那天,农历五月初五出生的。家族团聚过端午节时,顺便一并庆祝娜娜的生日,粽子、雄黄酒、奶油蛋糕混合在一起的聚餐,其乐融融。
“来来来,让太婆涂上雄黄酒。”一群重孙小孩子,很乖巧地依次都被慈眉善眼的老外婆用雄黄酒涂抹着,在孩子的眼皮、嘴唇、耳朵孔、鼻孔周围 ,最后老人家乐呵呵地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
“从今以后,远离五毒,百病消散。”老外婆爽朗的话语刚落,“谢谢太婆!”一群小孩子欢天喜地地朝着我的老外婆道谢。
老外婆的脸如菊花盛开一般,笑咪咪地嘱咐着:“小孩涂雄黄酒,大人要喝点雄黄酒。”
“端午节,千万别忘了喝雄黄酒,可以辟邪的。”娜娜的女儿立即接上太婆的话语。好家伙,她嘟嘟嚷嚷地鹦鹉学舌一般重复着隔壁邻居大妈的话语,又引起我们大伙的一阵哄笑。
端午这一天,快人快语的街坊女人们总是喜欢打趣周边的男人,“喝点雄黄酒,远离美女蛇。”
“哈哈哈,只有许仙才能遇见美女蛇。”男人们喝着雄黄酒,乐陶陶地将美女蛇这几个字音拖得长长的,满眼满口都溢着雄黄酒的酒香味儿。
“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现了真身,吓坏了许仙,这才有白娘子上天盗仙草……”年迈的老外婆望着一群撒欢的家人,乐呵呵地又讲起来那个她年年讲述的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浑浊的眼里都冒着话题,嘴角如开闸的河水,汩汩流不断。
我们一群人跟往年一样,嘻嘻哈哈地跟老外婆互动着,将老外婆的那个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完美地演绎结束。听着外婆讲过无数遍白娘子的故事,我们这群后辈从未嫌弃外婆的唠叨,总是温柔而美好地配合着外婆讲故事的端午时光。
端午的雄黄酒喝了,接着就是吃粽子。小孩儿喜欢吃肉馅蛋黄粽子,但老外婆和我们这些岁数在半百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喜欢吃清粽。清粽是舟山本地的粽子,用箬壳包扎,内部只有碱水糯米,别无其他馅儿。可我们就是喜欢那箬壳和碱水糯米相融合的清香味儿,淡淡的,糯糯的,如QQ糖一般的Q弹,不粘牙,那是正宗的端午节清粽的味道。现代社会,美食琳琅,只是我们这些有了一定年岁的人,还是喜欢小时候的美味,那留在儿时味蕾中的清淡的糯糯的Q弹的清粽记忆,仿佛与流失的岁月无关,总是时光不老,一切如常。
又是五月初五,端午的香气又飘了起来,我们的端午节很是安康,家人聚餐,陪陪老人,聊聊老话,说说笑笑,端午情浓,日子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