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红”蚂蚁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闻

□姜焱 张冰洁

舟山群岛中的上百个住人岛屿,不到3平方公里的蚂蚁岛似乎并不起眼,但它是舟山第一个、浙江省第二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乘船过海登上蚂蚁岛。在参观了蚂蚁岛创业纪念室等地,仔细倾听了蚂蚁岛的艰苦创业史后,他说,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岁月峥嵘、往事如烟,蚂蚁岛干部群众是如何创造出堪称传奇的蚂蚁岛精神?这其中,蚂蚁岛妇女又是如何发挥“半边天”作用?

第一个女老轨 打破妇女不出海的禁锢

老轨是舟山土话,就是船上的轮机长。没法考证她是不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女老轨,但她确实是舟山最早出海捕鱼的女老轨。

她叫林妙珠,今年84岁,是蚂蚁岛长沙塘村人,当时在她的带动下,有10名妇女争相出海当渔民,驰骋大海。尤其是在1959年,亲身经历死亡1000多个舟山渔民的吕泗洋大灾难后,她们驾驶着抗风能力强的机帆船,依然勇敢出海。用林妙珠的话说:“裤子贼破、胆子贼大。”这种敢于挑战传统、不畏艰险、勇毅向前的精神,弥足珍贵。

日前笔者踏上蚂蚁岛,亲耳聆听林妙珠地讲述、参观人民公社旧址、蚂蚁岛创业纪念馆、马金星歌曲创作纪念馆。

林妙珠站着回忆自己当女老轨的岁月,半个多小时,始终声音洪亮,激情洋溢。她说,当年的付出是值得的,现在每月有劳保收入,生活无忧,全靠党的好领导、好政策。

搓草绳 搓出“妇女号”机帆船

蚂蚁岛创业纪念室内,珍藏着一份1958年的奖状——“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励对象是当时的普陀县蚂蚁人民公社。

泛黄的奖状,讲述着一段蚂蚁岛人意气风发、热火朝天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往事。

1960年3月,全国海洋渔业现场会召开,会议地址就选在蚂蚁岛。

此时的蚂蚁岛,已经拥有27艘机帆船,是全浙江第一个实现机帆化的海岛。

时光转回至1953年,在合作社成立大会上,时任乡总支书记的李阿旺用一句话拉开了蚂蚁岛艰苦创业的序幕:“我们要造大捕船!走到外海去!”

在党委政府提出全岛要在五年内拥有五对机帆船的计划之后,乡妇女主任刘亚珠代表妇女们第一个响应了号召。“第一对大捕船,由妇女来买!我们搓草绳,卖了草绳来换钱!”

为了尽快凑齐买船的钱,妇女们搓起草绳来可谓日以继夜、不知疲倦。有人问搓草绳队伍中的妇女,为什么越搓越起劲,对方这样回答:“从前搓草绳,是给地主搓。现在搓草绳,是为了自己搓,为了儿子能上机帆船生产搓,为了蚂蚁岛有个好发展搓。别说搓破手,搓断了手都愿意!”

4个月里,妇女们搓出了6万公斤草绳,换来9600元,买回一对大捕船。据测算,这6万公斤草绳铺展开来,足可从蚂蚁岛连到杭州。

继“草绳船”之后,蚂蚁岛又通过搓草绳、捐物资等方式,先后打造了“火囱船”“妇女号”“青年号”等船只,大大提升了生产力水平。

谁说女子不如男 “三八”海塘写传奇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1972年腊月,蚂蚁岛公社党委提出新号召:“苦战三年,围塘造田!”男人们都出海捕鱼去了,这个重担谁来挑?蚂蚁岛妇女们再次揭榜:“我们能用双手‘搓’出大船,也能再用这双手筑起海塘!”

但与搓草绳不同,这次她们要面对的不只是机械劳作,还要与大自然的力量“扳一扳手腕”。筑海塘的位置在长沙塘海涂,这里涨潮时白茫茫一片,退潮时就是个烂泥坑。筑塘工程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四百斤的大石头用手抬上车,七八百斤的沙子靠腿拖着跑。

为了赶在退潮时抢筑,妇女们经常需要凌晨3点钟做饭,4点钟出工,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54岁的任菊娣,脚底扎进了钉子,鲜血直流,简单包扎之后,又跳进了烂泥坑坚持工作。夏彩琴跷着被车碰伤的腿,赶去施工现场烧茶水。

赶潮水、冒严寒、顶烈日……一年零四个月后,“奇迹”在这群女人手中成型——一条长1300多米、宽12米、高5米的海塘筑起来了,比预计工期缩短一半,使蚂蚁岛增加陆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围海造田近500亩。

来自东海的“蚂蚁”雄兵,凭借着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写就了一段社会主义建设的传奇。

2002年,蚂蚁岛“三八”海塘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完工后,蚂蚁岛乡党委政府在海塘上安装上了38盏灯,用来纪念妇女们改造山河的壮举。如今,这里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巾帼共富工坊” 延续创业精神

在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的“三八海塘”点位处,“巾帼共富工坊”格外引人注目。墙外,可见三八海塘简介、建塘小故事、建塘时照片及立体图标等各种元素;墙内,展现着一些创业创新的女性代表事迹。

结合蚂蚁岛传统虾皮制作行业,妇联组织引导妇女做好“‘三八’创业园虾皮加工基地”创建和集虾皮产品研发试制、包装创意设计、工业体验游、游客品尝购买、直播带货创业为一体共富工坊综合体打造。

工坊内设置了业态区、品鉴区、展销区三大区块。依托共富工坊建设,岛上100余名村民化身为生产、加工、运营的“主力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约1000元。研发“小岛下酒菜”的休闲虾皮并打入全省236个高速服务区便利超市,深化与省建设银行“裕农通”平台线上合作,全年实现销售近80万元,奏响共富之路幸福曲。

按照蚂蚁岛管委会“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建设规划,围绕“红色研学岛”发展定位,以“三八”海塘体验馆、共富工坊为载体,开发体验式互动课程,提升研学效果发扬好蚂蚁岛精神,加快传统虾皮产业与新兴红旅产业深度融合。

发挥蚂蚁岛新老东海渔嫂巾帼宣讲团巾帼文明岗作用,带动百余名妇女积极融入基地蚂蚁岛精神讲解及体验活动展示,为培训团队开展蚂蚁岛精神宣讲活动,2023年开展巾帼大宣讲活动404批次,接待游客1.3万余人。

2024-03-11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闻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36485.html 1 3 “红”蚂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