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夏骏东
“我们以前交社保,光在经办大厅就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现在用手机就能办,每个月还有短信提醒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了。”近日,社保服务先锋队走家入户宣传政策时,市民王先生一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操作步骤,一边由衷地感慨。
近年来,区社保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清正廉明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社会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用服务“小变化”换群众感受“大不同”。
跨省办,简单便捷更省心
“我之前在青海工作,现在想将社保转回普陀,请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日前,市民丁先生到区社保中心人社综合窗口申请参保。
据悉,丁先生即将到法定退休年龄,户籍地为舟山普陀。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其通过“掌上12333”App查询外地缴费情况,并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申请将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缴纳的社保转入区社保中心。
为推进社保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落实落细、数据共享,省人社厅与多地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失业登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查询、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等18个事项“点对点”延伸。近年来,区社保中心紧盯办件量大、群众反映强烈、办事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推动办事时限、办事材料、跑动次数、经办环节持续“瘦身”,实现“一次办好一件事”。今年以来,单社保转移事项已成功办理560件。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探索构建‘指尖办’‘联合办’‘一次办’等多路径合一的社保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异地参保人‘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区社保中心负责人说。
就近办 缩短距离更贴心
“从电子照片采集,到现场制卡激活,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在普陀农村商业银行沈家门支行,市民周女士深刻体验到了人社业务就近办的便利。
为进一步解决好老年居民、偏远村庄群众办事难问题,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借助银行网点多、分布广、设施全、服务规范、群众办事频次高等服务优势,积极探索“人社+银行”网点全域全覆盖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全区范围内试点银行所有网点,均可为企业群众办理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等16项人社高频业务,在完善“15分钟社保服务圈”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基层人社服务人员不足、服务网点不够的问题。截至目前,“社银合作”累计受理各类事项720余笔。
“这只是就近办业务的一个缩影。”该负责人表示,“下步,我们将继续打造‘亲清社保’品牌,推动社保服务先锋队走出机关、走出窗口、走出柜台,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家门,第一时间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不断延伸拓展人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加速办 高效服务更暖心
“要是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领到退休金。”近日,家住沈家门的陈先生将一面印着“服务周到、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区社保中心。此前,由于陈先生原就职企业经营不善,未能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其不能顺利办理退休。了解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做工作,仅用8个工作日就为陈先生办妥了退休手续,及时领到退休金。
近年来,区社保中心以企业群众办事材料更简、时限更短、成效更好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保”的政务服务工作新模式,大力推广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掌上12333”App等线上社保服务渠道,实现线上“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有效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区社保中心还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体制机制落实落地,认真分析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焦点问题,政务服务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全局被省厅录用“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工单4条,位列全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