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为安身之本,廉为兴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大力推进清廉税务建设,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行动,是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抓手。国家税务总局舟山市普陀区税务局聚焦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文化清新“五清目标”,积极打造以“三勤三廉”为核心内容的清廉税务海岛品牌,坚定“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勤廉追求,推动清廉税务建设走向深入、见行见效。
一、“勤”字当头,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本领能力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通过聚焦勤学、勤思、勤干,不断推动“三勤”机制转化为坚定理想、强化学习和实干担当的强大力量,为清廉税务建设夯实根基。
一是以“勤学”为发力点,以学铸魂夯实“两个维护”思想基础。政治导向是根本导向,决定清廉税务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普陀区局紧紧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打造“支部领学”“研学下沉”“党课上门”等勤学机制,深入开展“感悟庙子湖精神”“蚂蚁岛循迹溯源”“学劳模 作示范”和“党员进社区”等“三活动一行动”,创新打造青年干部甬舟跨区联学机制,形成一级领着一级学的示范效应。
二是以“勤思”为切入口,以学增智推动调查研究见行见效。坚持“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常态化,组建7个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项目蹲点、深挖特色,结合中心组活动、主题党日等有序开展重点调研,不断加深对“八八战略”“三个一号工程”等理解;结合“万名党员进万企,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等下沉基层一线,听呼声、听意见,办实事、解难题,针对浙江自贸区建设、绿色船舶修造产业升级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多篇调研转报上报至中办、国办。
三是以“勤干”为落脚处,以学促干激活服务大局发展动能。找准学用结合点,立足海岛实际,将基础涉税事项引入海岛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村商业银行,新设15个“离岛帮办”岗,为海岛居民提供家门口办税服务;推进“云服中台”搭建,通过分析纳税人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分析研究“为何办不成”,实时响应纳税人诉求;助力“小岛你好”共富计划,与海岛合作社建立“一季一会”帮扶机制,实现涉税事项“全链条”精准服务,助推招引项目落地提速25%以上。
二、“廉”字筑底,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持续坚持严的主基调,聚焦“文化育廉、亲清促廉、家庭助廉”三大环节,一体推进清廉税务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文化育廉,擦亮清廉底色。实施税务文化提升工程,打造“税屿同辉”党建文化展厅,促进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浙江有礼”税务文明新实践,点亮蚂蚁岛“红色地标”,广结乡村“礼堂伙伴”,形成条块融合、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清廉文化新格局。
二是坚持“亲清”促廉,构筑制度防线。建立完善税企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建“亲”“清”税企关系。结合海岛实际,开展干部职工入股帆张网渔船等问题自查,签订“亲清承诺书”。针对重点纳税人开展每季一次廉政电话回访,全面检视“亲清”税企关系,努力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提升税务机关的清廉度、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坚持家庭助廉,凝聚多方力量。发出廉政倡议书200余份、签订“青廉家书”,引导干部家属自觉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宣传员”“守门员”“监督员”,守好“后方阵地”,筑起家庭防线。组织“六个一”廉政家访、“最美家庭”座谈会和家风家训征文等系列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托开展“节气宣廉,以廉润心”行动,打造一批融廉于景、特色鲜明的“家风走廊”“清风长廊”“家风家训示范墙”,让廉政教育更“家常”。
三、“实”字发力,用心打造勤廉并重的清廉税务
清廉乃为政之基,勤政是善政之要。打造新时代清廉税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的铁军队伍,始终牢记“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会误事,不廉不勤必坏事”,推进清廉建设各项任务抓实走深落细。
一是压实“清廉税务”建设责任。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清廉税务建设,紧扣“三勤三廉”压实责任、充实机制、落实行动,坚持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建设体系更加完善,责任体系更加贯通,评价指标更加融合,不断释放清廉效能。
二是充实“清廉税务”建设内容。要把牢建设方向,持续推进“清廉税务”内容具体化、精准化、多样化。要突出底线思维,对招投标、政府采购、进出口管理、税收执法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举措、创新工作举措,探索用好“严查内错”方法,进一步提升清廉税务建设内容的全覆盖、有效性。
三是拓展“清廉税务”建设效应。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社会媒介,增进社会各界对“清廉税务”建设的认同和支持。把清廉文化纳入税收大宣传格局,及时总结推广“三勤三廉”做法中的好经验、好措施、好案例,形成上下合力推进“清廉税务”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