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流转抛荒土地 推广农机设备

登步多举措促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本报讯(记者 郭杰 高原 通讯员 陈宋)近日,在登步岛大岙村富硒大米种植基地,230余亩单季晚稻陆续成熟,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机械化收割一气呵成,到处呈现繁忙的秋收景象。

流转抛荒土地、推广专业农机设备、建设农业园……这片耕地是登步岛管委会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传统农业村,大岙村耕地面积占全岛耕地总面积的50%。从2020年起步时的50多亩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现在230多亩,大岙村由水稻种植带来的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30余万元。随着水稻种植规模、收益逐年增长,水稻种植收割效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等问题却日益凸显。

针对岛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管委会根据岛上农业生产实际,积极推广应用专业农机设备,先后购置水稻收割机、脱粒机等设备,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前稻谷收割后,要运到本岛烘干和加工,费时费力,还增加物流成本,销售利润减少很多。”大岙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平说,前不久在有关部门和管委会大力支持下,大岙村投入50余万元,购置引进了一套全自动粮食烘干加工设备。投用后,一天最多可烘干加工稻谷10吨以上,不出岛就能进行后续分拣包装流程,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我们村的晚稻种植迎来丰收,平均亩产超550公斤,预计出产大米60余吨。”王小平说,“全自动粮食烘干加工等专业设备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成本也随之下降,明年更有底气和信心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争取达到300亩以上。”

为解决部分荒地无人耕种的问题,登步岛管委会积极推动抛荒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工作,在大岙村区块建设打造登步富硒大米种植基地,通过“流转分散土地,集体承包耕种”方式,不断调动村民参与抛荒地改造的积极性,共享耕地提升改造“红利”。

今年,登步管委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多元价值,发展农商文旅多种业态。“我们正积极推进大岙农业园建设,改造该村废弃的养猪场,以当地农耕文化为载体,知青文化为场景,打造集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农事课堂、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研学基地。”登步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预计投资650万元,改造总面积33289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5%。

2023-11-10 登步多举措促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01702.html 1 3 流转抛荒土地 推广农机设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