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沈家门街道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本报讯(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何丰辰)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在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中,我区沈家门街道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入选单位。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鞭策,更是激励,我们会继续坚持和发展好海上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使海上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沈家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毅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沈家门街道立足实际,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领航、织网、起锚、稳舵”四步工作法,有效解决海上矛盾纠纷“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源头预防难、调处化解难”等问题,实现“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多元化解海上矛盾纠纷、推动海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沈家门样本”。

红帆领航强团队

“让人民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唱主角,是‘枫桥经验’贯穿始终的一条生命线。”夏毅说,“2017年,针对海上纠纷动态管理难的问题,我们推出了党员引领示范船,作为海上纠纷调解主力军,真正把群众推到了调解矛盾纠纷的‘C位’。”夏毅告诉记者,引领示范船船长须为党员或船上有三名以上党员,船舶证书齐全,且三年内未发生渔业安全事故。随着航行的支部建设不断深化,这些“红帆”船有效构筑了海上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

同时,街道积极打造“四有”民情预警、“三红三共”等党建联建品牌,发展壮大“海上老娘舅”“名老大调解协会”“东海渔嫂调解员”等民间调解组织,形成由157名“红帆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东海渔嫂”组成的自治团队,建立海上纠纷化解、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机制,努力将风险问题处置在前端、化解在基层。

海陆织网速解纷

针对海上矛盾纠纷“发现处置难”问题,沈家门街道推行“海上网格”管理和海陆“融合治理”。

“所谓海上移动网格,就是将184余艘渔船编组划分为4个海上网格,每个网格由‘红帆船’或‘调解示范船’带领,船老大为网格长,按‘一格四员’配好调解员、信息员、法治员和社区矫正员,落实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安全管理等职能。”夏毅介绍,有了海上移动网络,还要有陆上网格的配合,街道打造了海上“融治理”中心“平安小苑”,设立法院、海警、海洋与渔业局等11个专业工作室,推动“海上事陆上解”,使之成为化解海上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2022年12月,一艘宁波籍远洋渔船与普陀籍渔船在沈家门渔港发生碰撞,双方船体受损,并造成渔获物损失。得知情况后,普陀籍渔船所属海上网格的“红帆”船就近展开救助,街道同时安排“海上老娘舅”实地了解情况,及时收集证据,属地“东海渔嫂”第一时间走访涉事船员及家属,安抚情绪。因远洋渔船已赴远洋生产作业,若回港处理将对该船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不定损又无法及时调解纠纷。对此,陆上网格内的海上“融治理”中心立即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和专业律师力量,并邀请宁波海事法院自贸区海事法庭,对案情“把脉联诊”。在多部门配合下,几经沟通协商,确定了远洋船只就近靠岸勘验、异地评估损失的解决方案,最终这起纠纷圆满化解。

2023-11-08 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00759.html 1 3 沈家门街道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