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城建工程一线盯进度解难题,刘纬——

倾注匠心勾勒品质之美

本报讯(记者 励佳)近来,普陀城北的夜晚格外热闹,尤其是普陀水街,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为白墙黑瓦飞檐翘角赞叹,为大型水幕灯光秀驻足。作为水街的“老朋友”,区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刘纬每每看到这一幕,心里总是颇有成就感。“看到曾经参与建设的项目,受到市民欢迎,并为周边的商业开发、业态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就会觉得那些日日夜夜的付出很值得。”

一个阳光晴好的上午,刘纬熟门熟路地带记者穿过水街的亭台楼榭,分享视角最美的观景点位,讲述项目建设中的点滴故事。

时间回溯到2019年,刘纬接过建设普陀水街的重担。当时,摆在他眼前的第一个困难,便是水街区块分散,同一项目划拨与出让土地并存,相邻两个地块土地摘牌时间间隔10年左右,因此需要采用两套新旧不同的设计规范。

“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工作,细分项目,确定细节,理顺关卡,第一块土地摘牌是2019年12月25日,我们只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后续方案评审、初步设计审批、招投标控制价审核,以及最后的发布招标公告等流程。”刘纬说,一般的工程走完这些流程要等上好几个月。”

刘纬回忆,为了让普陀水街在5天走完招标前流程,他和几位同事连续多天加班至凌晨,白天还要驻扎在当时的区行政服务审批中心,上楼、下楼、各个窗口连续辗转,“有一天我一看步数,就这么小的地方,我一天竟然来回走了30000步。”

得益于前期准备充分和各个部门间的有序流转,最终在2019年年前,普陀水街启动了招标,也为后续其他地块的招标积累了经验,为项目尽快进场施工、提前交付奠定了基础。

普陀水街开工建设后,原道路因为施工要求封闭,影响了周边居民及商户。“肯定要把问题解决好,大家放心。”在收到居民意见反馈后,刘纬面对面与周边居民交流,并予以积极回复。为了做到施工与居民出行两不误,刘纬第一时间组织施工单位探讨解决方案,并多次会同住建、交通、街道等多部门到现场协商讨论。通过综合各方意见,并对多种方案进行反复比选与验算,半个月后,施工现场架起一座钢结构临时交通桥,当地商铺又恢复了往昔热闹。

“这个项目的建设对城北片区城市环境的提升,对改善周边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对推动城北片区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如今水街受到市民和游客欢迎,也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刘纬说。

今年,区城投集团投资计划20亿,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项目约100个,同时开工建设的项目约20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综合管理是刘纬目前的主要工作。其中重点项目有开拓新路的灵秀街隧道,有保障居民安居的永兴村安置房、养老公寓,有提升居民出行舒适度和城市品质颜值的各项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也有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市民中心、市民教育中心。

多数工作日,刘纬奔波于各个施工现场,在一线盯进度、解难题、看成效。“每个项目实际情况不同,遇到的问题很驳杂,挑战也很艰巨。但都是为了城市建设更美好,居民生活更幸福。作为城建人,我们要继续精益求精、迎难而上,力求呈现更多的精品工程。”

2023-10-18 城建工程一线盯进度解难题,刘纬——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93951.html 1 3 倾注匠心勾勒品质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