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脖颈、手脚、小腹最易冰凉。艾灸能驱寒祛邪,温煦全身,扶助阳气,辅以按摩命门、神阙、关元、肺俞等穴位起到散寒补阳气的作用。
医生介绍,关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中医上讲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在家可以热敷关元穴,在一定程度上能调理寒性体质。其位置在肚脐正下面三寸的位置,用手指来量,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肚脐以下大概四个横指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肺俞穴”为肺的背俞穴,肺脏之气输注在背部膀胱经上的点,它反映了肺脏气血的盛衰。肺为娇脏,喜湿润而恶干燥,秋季首重养肺,该穴有固充肺脏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揉该穴对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医生提醒,没有中医经验的人,请到正规医院中医科进行中医理疗,尽量避免自己胡乱操作。
养护肺阴,功在平时
“白发、脱发、面黄、黑眼圈等等,都是肾虚的表现,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养肾,更有助于身体健康。”医生表示,日常养肾,要减少消耗,功在平时。
饮食上要多滋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萝卜、银耳、百合、梨、荸荠等;饮水可选择朝盐晚蜜,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在抗衰老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休息上要早睡不熬夜,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情绪上要稳定莫焦虑,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及时调整,午饭后可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
(来源:“学习强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