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雨凝 通讯员 叶姿含)“阿姨,我先扶您坐起来,慢慢起,不用使劲。”在普陀天颐老人之家,持证养老护理员郭小燕每天都会给老人们接热水、擦拭身体、做康复训练、清理房间,专业的手法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受到机构内老人们的称赞。“服务相当周到,给我们照顾得清清爽爽。”71岁老人唐位元笑着说。
“在学习培训时,老师会教我们怎样跟老年人沟通,如何为老人更换衣服等。”郭小燕告诉记者,专业养老护理员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实操,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的护理知识,她对为老服务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老人沟通和进行实际护理时也懂得了更多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在我区,像郭小燕一样的持证养老护理员共有354人。近年来,区民政局坚持“培训+培养”的原则,持续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扩面挖潜,面向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家庭照护需求者等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集中培训考证。今年8月初已完成第二批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及考试工作。“我们还将通过送技上岛、结对帮扶等形式,不断提升我区养老护理员专业服务技能和持证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区村(社)助餐、配送餐覆盖率达到75%,老年人们不出门就能吃到热乎饭。幸福食堂新街店的负责人丁霞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配送范围已经覆盖到沈家门荷外、教场等区域。此外,“幸福食堂”还会根据老人们不同的需求,调整餐食配菜配料。
“他们一般上午10点15分左右肯定送到了,我年纪大了,不会烧菜做饭。”由于子女在外工作,家住沈家门泗湾社区的竺阿姨夫妇,从今年1月份起,就开始在幸福食堂订餐。“饭菜很好,每餐会换,营养荤素搭配非常好,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都非常好,我们很满意。”竺阿姨笑着说。
此外,我区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提供配送餐服务,区民政局正积极构建“区级+镇(街道)+村(社区)+幸福食堂”四级联动体系,明确加盟“幸福食堂”准入标准、就餐优惠补贴标准等,有效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和就餐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