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夏 通讯员 钟林男 陈珊珊)“我们练习一下第二段,预备,唱……”日前,沈家门成校食品厂路教学点的声乐班如期开课,40余名中老年学员聚在一起饶有兴致地学习声乐。
学员虞姝霞已连续三年在这里学习声乐,她和其他学员还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经常参加送戏下乡等各类演出活动。“听说成校有专业老师教学,还有专门的场地给我们上课,大家都踊跃报名。”虞姝霞说,除节假日外,沈家门成校食品厂路教学点每周都会按时开课。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进步很快,学习兴趣也越发浓厚。“我们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生活才能更加丰富多彩。”虞姝霞说。
当晚,沈家门成校泗湾路教学点的二胡乐器班上也热闹非凡,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拉出一段段动人的旋律。“退休后闲了下来,有了兴趣爱好生活充实了很多。”学员周文珍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记者从浙江开放大学普陀学院了解到,在我区,像声乐、二胡这样的固定培训班和社团有35个,此外还有越剧、书法、烹饪、健身等各类不定期组织的培训活动。“近年来,成人参与培训教育的积极性高涨,学院根据市民需求和当下热点,开设了各类培训活动。”浙江开放大学普陀学院院长徐波介绍,该校以学院本部为龙头、8个镇(街道)成校为骨干、110个社区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构建形成了六大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学历教育和以“市民大课堂”为阵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据统计,今年截至8月底,我区各成校已开展老年教育等各类社区教育培训和活动共972期,内容包括养生保健类、生活服务类、文化体艺类、政策宣传类、综合应用类等,其中老年教育受训34133人,老年教育短期培训45725人次。
“希望通过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固定长班、社团的打造,积极营造学习型、知识型的社会氛围,全面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徐波说。接下来将根据学员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优化课程设置,并继续开设富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课程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