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这里有好专家好团队,我们做大手术再也不用舍近求远了。”近日,在普陀医院,64岁的胰腺癌患者陆阿伯术后出院时,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派普陀医院的专家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山海”提升工程落地两年来,普陀医院有力有效补齐管理和服务短板,加快医疗理念变革,走出了一条“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多赢之路,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家门口”看大病、做手术。
“输血”变“造血” 学科建设步伐加快
2021年5月底,乘着“山海”提升工程的东风,普陀医院与邵逸夫医院开启了新一轮的深度合作。首批来自邵逸夫医院的专家团队,涵盖普外、肾内、急诊、康复等12个学科,长期驻扎普陀医院,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2年来,在邵逸夫医院专家团队的带领下,普陀医院多项技术填补了舟山医疗领域的空白,部分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其中整形外科、不孕不育等专科从无到有;乳癌诊断技术跻身舟山市乳癌诊治前列;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普外微创、甲乳外科、血管通路等技术水平一跃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在提高诊断效率、改善治疗流程、实现多学科合作的同时,邵逸夫医院的个性化帮扶也体现在对普陀医院的梯队培养上,普陀医院打造起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本土专业团队、一支带不走的“精兵强将”,走出了一条既精准“输血”,又强化“造血”,更能助力“活血”的新路。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就近“看大病”。今年截至目前,普陀医院三、四级手术与往年同期相比,实现增幅18.4%,出院人次增幅13.02%。
“方舟”架飞虹 补齐海岛就医短板
近日,东极一居民突发心梗,经正在岛上义诊的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下派专家苗延松第一时间组织抢救和全程护送,通过直升机飞跃海岛极地,20分钟内送入普陀医院导管室,完成跨海急救。
这场快速的“生命接力”,得益于我区海陆空联动三级急救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也离不开我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下沉。
去年7月,随着“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的创新启动,以船只为服务载体,以邵逸夫医院、普陀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为实施主体,每月两次开展岛际航行,补齐海岛就医短板。两年来,邵逸夫医院专家义诊服务的脚步走遍我区大小海岛。在5G+AR技术的支持下,偏远海岛群众也能通过“云端”向远在杭州的邵逸夫医院专家求医问药。
同时,邵逸夫医院专家还在六横分院开展“名师带徒”,开拓了医联体、医共体双体联动的新机制。
“山海”提升,携手共进;寒来暑往,步履不停。今年6月,新一批邵逸夫医院专家团抵达普陀,帮扶学科也增加至13个。在历任下派专家的全力帮助下,普陀医院有力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去年该院顺利通过医院三乙复评,在第七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中荣获“最佳团队管理奖”。
让海岛群众“家门口”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