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
日月
谈
近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我区选送的工艺美术作品斩获金奖8项、银奖5项和铜奖5项,展示了普陀工艺美术大师的精湛技艺。近年来,我区积极培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去年“首届舟山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共有11人获得“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些身怀绝技的“大师”,理应成为共同富裕领头雁。
同样的工艺品,是否出自大师之手价格大相径庭。很多地方就是因为拥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形成了特色产业链并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普陀诸多非遗技艺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如能将作品变为产品,就能让深藏闺中的非遗走出一条生财之道。
相比于一些地方的工艺品制作依赖于日渐稀缺的原材料,普陀的非遗技艺显然更具有可持续性。这次获奖的18件作品,主要为刺绣、鱼拓画、渔民画、沙画、手工盘扣、蜡染、船模、石雕、木雕等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原材料多半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普陀是游客云集的旅游胜地,无疑也是得天独厚的特色工艺品消费市场。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扶持措施,让“大师”成为“共富工坊”的“首席工匠”,也就有望通过名师带徒启动规模化生产,并逐步形成产业化,拉长产业链。而技艺的含金量越高,也就越有人愿意入行,这样一来非遗传承也就后继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