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王渝鉴
在区社会治理中心有这样三支团队,他们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真情履职;他们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金牌调解员,善于处理疑难杂案;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向着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共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分别是简案速调团队、重大案件调解团队和指挥中心团队。近日,记者走进区社会治理中心,近距离感受他们在现代化新普陀建设进程中奋勇争先的风采,记录下了他们高效服务群众的几则小故事。
简案速调提质效
“这笔工钱讨了几个月都没有结果,感谢社会治理中心和调解员为我们要回了欠薪。”前不久,随着一纸仲裁调解书的落地,一起涉及20余人、涉及金额20余万元的欠薪纠纷终于化解了。这是一起由简案速调团队成功调解一起群体欠薪的缩影。
据了解,这起纠纷涉及人数多、金额较大,而用工方因资金周转困难一时给付不了所欠工资。速调团队通过深入了解,做好过细的工作,提出分期支付欠薪的方案,获得双方的认同,使这起群体性欠薪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据了解,简案速调团队成员均从事多年调解工作,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如专责经济案件的调解员张德梅退休返聘,曾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庭长一职。进入区社会治理中心6年来,经手的案子金额流水超6亿元,为原被告双方省下了大量的诉讼费用。还有负责婚姻家事调解的调解员陈金法及负责各类物业纠纷的调解员薛洪民,两位工作人员曾经都是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优秀工作者,如今退休返聘,为我区的平安事业发展持续发挥余热。
重案细调解民忧
如果说区社会治理中心一楼是简案速调的“模板区”,那么二楼则被称为“重案组”。这里的“重案组”团队由区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牵头,国家级和省级金牌调解员芦锡明、陈方兴、陆胜品、高俊、李华为主心骨,法律援助中心进驻作为后盾,处理的都是疑难杂案及“三跨”案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其中不乏人身损害、医疗纠纷及各类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
2020年,发生一起涉及多个省份的近百名当事人的东极沉船案。此案受玉环市政府委托,“重案组”团队经过前期缜密调查研判,放弃“五一”假期,会同法院、司法相关单位专业力量前往当事人下榻酒店,分四组专班采取重点人员突破的方式昼夜奋战,释法明理、安抚情绪,相继突破保额不足等实际困难,最终使得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并于当年7月签署调解协议,避免了一起潜在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数字天团”除隐患
调解工作需要的是经验丰富、熟知法律的专业团队,而对社会维稳进行支撑的还有另一支年轻化团队——指挥中心团队。他们坐镇指挥中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依靠数字化手段,实时接处来访事项、分派任务。
“东港灵秀街人行道上的护栏没有设置出口,旁边公交站下车后需要逆行,很危险。”12345公共服务管理中心普陀分中心接到市民投诉后,迅速对接事权部门,会同团队内城管指挥中心分派任务,及时处理民情,将各类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2016年至今,12345公共服务管理中心普陀分中心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5万余件,按期受理率、按期回复率、回访核实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2022年,指挥中心团队中的普陀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共受理案件53000余起,街面智能预警系统发现处理案件6000多起,车辆违停智能抓拍2300余件,各类问题及时处置率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