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徒步到绍兴,我的一次红色之旅

□力女

1967年1月份,我们正在舟山师范学校读书,我和同学周信再、吴贤华三人商量决定步行去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我们各自背着棉被、黄色挎包,头戴黄色军帽,像部队战士拉练,徒步去绍兴。

我们从定海乘客轮到宁波,在宁波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由我提议沿着公路走,先去章村,那个时候,我们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行走速度很快,傍晚到了章村,瞻仰了李敏烈士的坟墓。

1941年,17岁的李敏毅然投身到抗日救国斗争中。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到鄞西樟水区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斗争。1943年春,李敏担任中共樟水区委书记。她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秘密发展武装力量,建立与扩大党的组织。这年秋天,李敏被调任中共鄞江区委书记,带领武装小分队就地坚持斗争。

1944年2月21日,李敏不幸被捕,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敌人用刺刀将她杀害。李敏牺牲后,人们纷纷传颂她的英勇事迹,赞誉她是“浙东的刘胡兰”。

瞻仰后,我们宿在了章村。

天亮,我们向梁弄出发。那天,天气很好,虽是寒冬腊月,但很暖和。中午到了梁弄,梁弄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等党政军进驻梁弄。

我们来到了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司令部旧址,参观了陈列室展出的史料,照片、地图、战役图等,仿佛看到了先烈们铮铮铁骨及赤子之心,不由肃然起敬。在这里,浙东游击队领导人何克希、谭启龙、刘享云等均在此筹谋驱日大计。参观之后,我们迅速向上虞县城(百官)前进,争取在天黑前赶到目的地。

天黑前,我们如期赶到了上虞县城百官,百官是在宁波至杭州铁路线旁边,离铁路非常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舜帝会百官之地。那晚,我们投宿在一家旅馆,那时的百官街道并不宽阔,两边商店的灯光并不明亮,大约是冬天的缘故吧,街上行人也稀少,街景不是很繁华。

第二天,太阳还没露脸,我们就整装出发了。沿着铁路,朝着绍兴方向前进。天色灰蒙蒙的,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寒风凛冽,三个人雄赳赳地行走在纷飞的雪花中,情不自禁地齐声背颂着毛泽东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上虞火车站至绍兴火车站为29.8公里,我们用了2个多小时,走进了绍兴站。

三人被安排在鲁迅纪念馆接待站,参观非常方便。中午没休息,我们三人跟着参观的人群,参观百草园。鲁迅说的百草园有野草,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看不到一丛野草,一行菜畦,原由大概是寒冬,野草枯萎了。

接着,参观三味书屋,书屋与百草园相距不远。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便是一排西向的平屋,第三间就是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约有三十四平方米,中间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匾下是一幅《松鹿图》,画着一株高大挺拔的老松树,树下有一只肥大的梅花鹿屈腿而伏。书屋正中放着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这是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分列在书屋的四周。

靠东北角的墙边,放着一张有抽屉的长方形书桌,一把有扶手的木椅,这是鲁迅先生当年读书的地方。鲁迅就在这里读书,习字,对课。

书屋的南墙上有一圆洞门,里面有一块小匾,题着“停云小憩”。这是一间小房,是寿老先生会见客人或稍作休息之处。

书屋后面有一个园,东墙脚有一个砖砌的小花坛,花坛的北端种着一株腊梅花,南端是一丛天竹。园的左右有两株百年以上合抱的桂花树。听说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常和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来到小园嬉戏玩耍。

在绍兴城穿街走巷,看到的横街窄巷墙上那一个个“酒”字大招牌和青竹杆上吊着的三角酒幡,古风盎然。酒店的门口似乎都写着“坐吃请进”的字样,绍兴人叫喝酒为“吃酒”,并分站吃与坐吃两种。我们三人也想尝尝绍兴老酒的味道,于是去咸亨酒店。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描写的孔乙己就喜欢夹颗茴香豆倚在柜台旁站着吃。

踏进酒店,只见一曲尺形大柜横在门口,一壶黄酒冒着热气,酒香扑鼻,我们三人各自买酒,我不喜欢喝酒,只要了1角钱的酒。三人合并着买了一碟茴香豆,围坐一张方桌,慢慢地喝起酒来,酒不烈,甜而略带点酸,过后嘴中竟有酒酣余香的韵味,我夹了颗茴香豆朝嘴里一丢,细细地嚼着。

环顾周围,看见这些吃酒的戴着黑色旧毡帽的绍兴人,个个精神抖擞,容颜焕发。许多人大口大口地吃着那香甜的黄酒,嚼着茴香豆,或者炒花生,有人酒一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指手划脚地说着话,喉咙邦邦地响。

酒店里酒香飘逸,喝酒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这使我想起了鲁迅在《酒楼上》说的,他与吕纬甫两人一下吃掉2.5公斤绍酒,看来并非狂言。

在鲁迅纪念馆宿了一夜,第二天,三人步行去东湖游览。这个湖的奇特之处在于这座山的山脚有一个洞,乘坐小船,从洞口进入,可以看到一种不平凡的景象。洞内水深处约有二十米,四面峭壁高达五六十米,向上仰望,顶端露天处,竟狭窄如洞口,光线从这如盖般的洞口射入幽暗的洞中,使人有如身处井底之感。

船工告诉我们,这么大的一个井状石洞,原来是石山的一部分,与自然作斗争的先民,用双手,把这千万吨的青石搬走了,形成这么一个奇特的景象,真使人惊叹不已。

从东湖回来已是夜幕低垂,我们又住了一夜,并且高兴地领取一枚用瓷制作的鲁迅头像纪念章。

第二天,已是农历腊月廿二了,三人从绍兴火车站乘火车到宁波,然后乘船返回学校。

这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次远足,虽然时过50多年了,但是没有忘却,回忆起来犹为清晰,似乎又一次回到了年轻时代……

2023-04-2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35737.html 1 3 徒步到绍兴,我的一次红色之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