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珂
礼装、豪装、套装……随着春茶陆续上市,一些茶叶产品过度包装的现象再次浮现。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发现各类违法违规问题11起,其中涉及过度包装的8起。
商品过度包装是个老话题,“包装越好、溢价越高”是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正因如此,一些茶叶礼盒用料考究,里三层外三层包装,包装比茶叶重好几倍甚至十几倍,以致有人发出“究竟是卖茶还是卖包装?”的拷问。
茶叶适度包装有利于品牌塑造和商品销售,但“买椟还珠”式的过度包装则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首先有违勤俭节约美德和绿色低碳理念,大量包装物终是拆开一扔了之,成为生活垃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可小觑。其次这种重“颜值”轻“品质”的营销思路,是一种短视行为,不利于茶叶品质、安全性的提升,最终会影响产业健康发展。还应该看到,在茶叶过度包装背后,往往隐藏着违规送收茶礼、违规公款采购等“四风”问题,损害淳朴清廉的社会风气。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茶叶过度包装这股风是得治治。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很有必要,类似的执法监管要持续,发现问题要严肃查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关注“天价茶”买卖情况,严防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四风”问题。茶企和商家要做推行绿色包装、简化包装的践行者,把功夫更多下在科学种植、开发品种、提高质量上来。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集体消费单位,也要自觉拒绝购买过度包装茶叶,以实际行动支持营造节俭、清新的社会风尚。
喝茶本雅。全社会行动起来,都来对茶叶过度包装说“不”,方能不坏茶香、不负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