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菜不是当代人的“专利”,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野菜的魅力,光是《诗经》里提到的野菜,就有25种之多,包括荠、薇、葛、覃、蕨等。
野菜,顾名思义就是长于野外可供食用的绿色植物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荠菜、艾草、榆钱、马齿苋、香椿芽等。聪明的古人很早就嗅到野菜的美味,挖野菜的动力不比当代人弱。仔细翻阅《诗经》,便会发现到处都是挖野菜的故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挖的“薇”是野豌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挖的是莕菜;“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挖的是苦苣菜……
每年,寒食、清明前后都是挖野菜最佳的时节,此时,蕨、笋等野菜刚刚打苞、鲜嫩可食,文人墨客纷纷“投笔从农”,上山过江挖野菜。
最疯狂的要数南宋诗人陆游,即便疾风暴雨也抵不住他对野菜的向往。他的诗可以为这份贪吃作证:“风恶房栊燕子归 ,雨多山路蕨芽肥。青瓷旋捣作寒食,白葛预裁充暑衣。”
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则详细记载了常见的470种野菜的简要特征、生境、用途和分布等。其中,香椿嫩芽是古人的最爱之一,珍稀程度甚至能媲美奇珍异宝。据载,唐宋明清时期,香椿嫩芽是地方贡献给宫廷的特产。
香椿那么宝贵,做法可不能随意。徐光启称香椿“其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甜,生熟盐腌皆可茹”。明代戏曲、养生学家高濂更是抵达吃货的最高境界,他不仅创新地用香椿嫩芽入茶,还在养生大全《遵生八笺》里详细整理记录了香椿芽的吃法,堪称香椿芽吃法大全。
有的野菜,还被赋予了一些文化意义,挖野菜更是很多文人墨客交友聚会的活动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鲁国高等学府泮宫学习的学子,学业之余会到旁边的泮水采摘水芹,《诗经·鲁颂·泮水》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渐渐地,人们就将入学或考中秀才的人称为“水芹”,“芹宫”则可以代指学宫、学府。
除了吃,很多人不知道野菜还能治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药用植物1892种,其中菜药植物就有105种。
如今,许多野菜还在发挥保健功能,截至2018年1月9日,登记在案的野菜保健品就超过5000种。民间还流传着“芥菜降脂、白蒿降压、马齿苋降糖、马兰头消炎、蒲公英下火、苦荬菜防癌”等说法。
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多个气候区,故野菜资源十分丰富,达213科1822种。在食不果腹的古代,如此丰富的野菜,自然逃不过“万物皆能食”的中国人之口,许多野菜甚至吃着吃着就成“家常菜”了。
菊花脑,便是战争或饥荒时期的救星。据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稿》记载,公元1864年早春三月,清兵围困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那时城里的粮食所剩无几,于是众人开始挖野菜求生。
据传,当时的老百姓挖到一种数量众多的野菜,煮后口感清凉爽口,味道异常可口。战争结束后,当地人试着栽种这种野菜,终于将它变为了可以家养的蔬菜。它,就是菊花脑。
同菊花脑一样,外来的野菜香菜和韭菜也在人们的驯化下,成为可以量产的蔬菜。
今天,大家已经不用为了填饱肚子挖野菜了,但是挖野菜和吃野菜好像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