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 王梦倩
在弱势群体、留守老人的帮扶现场,在平安维稳、环境治理的活动中,在政协视察、社情民意搜集工作中,总少不了区政协委员、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何玲俐的身影。一直以来,何玲俐以多重角色活跃在普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一线。
“中心承担了社会团队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社会组织督导评估与规范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任务。”何玲俐告诉记者,作为区级社会组织中心负责人,带领全区社会组织服务团队,她要做的是搭建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桥梁,为群众代言解困、为政府建言献策。
组织公益服务活动是何玲俐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她的带领下,过去两年,中心在全区开展留守关爱、助老、助残、助学等公益创投项目活动200余场次,帮助贫困学生120余人次,慰问老人5000人次,关爱留守儿童1000人次。何玲俐说,当前中心公益项目开展日益规范化、常态化、组织化,她也会继续发挥自身专长,努力把服务送去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同时,何玲俐也意识到专业社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当下社会对社工的理解认可度不高,社工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够,所以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激励制度,支持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建设。”何玲俐告诉记者,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她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将4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负责人纳入区基础人才的建议》。
何玲俐在提案中建议,将4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全部纳入人才目录范围,并执行与其他相关行业同等的职称评定、注册、考核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人才给予相关补贴;出台社会组织人才生活配套服务举措,例如住房保障、家属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开通社会组织人才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平台,提供人才认定、周转住房、子女教育、人才绿卡等相关服务。何玲俐感慨道:“希望我们的社会组织在积极帮扶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能得到社会关爱。”
何玲俐表示,今后她将继续履行委员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引导、组织、协调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