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食用鱿鱼的方法 历久弥新

鱿鱼这种水产品深受大众喜爱,源于其可食部分占比高、鲜嫩可口等特性,更是被欧美和东南亚国家视为中高档消费水产品。

在我国,食用鱿鱼的历史也极为悠久,确定名称并记载于典籍可追溯到唐宋。宋代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一书中“分茶酒店”部分描绘了临安城(今杭州市)酒肆中有人吆喝叫卖鰇鱼和虾茸等水产。明代张自烈在《正字通》一书中首次提到浙江沿海地区的人挚爱食用鱿鱼:“柔鱼,生海中,越人重之。”

鱿鱼的大名还曾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小说里。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描绘了范进的广东同乡张静斋请他去拜见恩师汤奉,作为广东高要知县的汤奉请他们吃饭,“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的柔鱼苦瓜。”说明“柔鱼”在当时也是作为招待客人的一道体面“硬菜”。

晚清时,鱿鱼更是倚靠自身的鲜美,被列入御膳的“海味八珍”。

至于鱿鱼的烹饪方法,前人也有所研究。

清代的《晋江县志》就记载了一种方法:“干以酒炙食之,味最美。”

上海鲁迅纪念馆1997年7月编的第6辑《上海鲁迅研究》中,头条位置刊登了《鲁迅家用菜谱》,记录了鲁迅一家在半年时间内的菜谱,其中海鲜尤盛,涵盖了鱿鱼、鳎目鱼、黄鱼、曹白鱼(鳓鱼)、鲈鱼、蛏子、海参和白虾等十来个品种,煎炒蒸炖,吃法繁多。将近200天的菜肴里,海鲜日日不缺,其中食用鱿鱼的纪录更是多达16次,足见鲁迅一家人对这种水产品的挚爱。而根据《鲁迅家用菜谱》记载,可以发现鲁迅家餐桌上仅有炒鱿鱼一种做法,而且一般是搭配木耳、豌豆和芹菜,偶尔会加入豆腐干、洋葱等配菜,加以爆炒。

在舟山,民国时期的《定海县志》已有鱿鱼制成干货的做法。

晾晒鱿鱼主要有撑直、晾晒、冷冻、复晒等工序,看似简单,实则耗时费力。

作为普陀特色风味小吃——烤鱿鱼更是令人嗅到味道,便会垂涎三尺。其中鱿鱼丝的制法一般是:将鱿鱼解冻后放入烤机,再把烤到两面金黄的鱿鱼放于压松机里碾制成丝。肉质纹理分明,入口之后除了咸味,还能感受到鲜甜绵柔,可以反复咀嚼,韧性久久不消。

普陀鱿鱼丝中的知名品牌“明珠”,自1994年开始,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特产精品、新产品、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称号,成为了“浙江省最佳城市礼品”之一。

鱿鱼不仅味道鲜美,还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材,富含蛋白质、钙、铁、硒、铜、磷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能补充脑力,帮助老年人预防老年痴呆。硒元素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和抵抗衰老。铜和镁元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脏。因此,食用鱿鱼对中年老人身体健康是极其有好处的。

2022-12-1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98984.html 1 3 食用鱿鱼的方法 历久弥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