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虾皮之乡”蚂蚁岛的村民来说,虾皮不仅是舌尖美味,更是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题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40
共同富裕 普陀实践
□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傅楠
眼下,正是虾皮加工旺季。在蚂蚁岛,一艘艘渔船满载着鲜活的毛虾源源不断地运至码头,岛上的虾皮加工户纷纷开足马力,加工、烘晒虾皮,呈现一派虾皮生产加工奔富路的繁忙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蚂蚁岛虾皮加工区的32号虾皮加工厂,这里机器隆隆,10余名工人正忙碌地对毛虾进行各个步骤的加工,成品的一筐筐虾皮散发出诱人的色泽和香味。“今天天还没亮就来了600多箱毛虾,我们凌晨5时就开工了。”虾皮加工户鲍慧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虾皮新鲜,毛虾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生产,近段时间工人都是日夜赶工,这些干虾皮均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鲍慧芬在沈家门做水产生意多年,两年前看到蚂蚁岛虾皮产业的前景,便和岛上加工户一起合作,做起了虾皮加工生意。经过2年的摸索,现在她有了固定船队和稳定的销路。“今年相比往年,加工时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今年的虾皮个头大,品质也很好。” 鲍慧芬说,像她这样的加工户,每年可获得20至30万的收入。
对于蚂蚁岛的村民们来说,虾皮不仅是舌尖美味,还是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据了解,蚂蚁岛虾皮加工旺季从每年10月开始至次年1月结束,年产值可达到2至3亿元。今年全岛投产的虾皮加工企业有50家左右,共带动了近500人就业。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引导虾皮加工户转型升级,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即食虾皮产业已基本研发完成并投入生产。” 蚂蚁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岛上的3家虾皮加工大户还组建了“新时代虾皮转型互助组”,将围绕虾皮新产品,设立原料鲜度、配料及加工参数等标准制定,统一标识包装,岛内统一销售,“在做深做优虾皮产品基础上,我们还将启动海带、海蜇、紫菜等舟山海鲜特色产品的研发打造,实现产品增值、群众增收、产业振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