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某日,普陀一男子轻信网络刷单能挣钱传言,被骗18万元……”在问政短片中,我区一男子遭遇网络电信诈骗,希望公安机关能帮他快点抓住罪犯,追回被骗钱款。
“虽然公安做了大量反诈宣传,但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仍然较高,请问反诈宣传工作是否还有盲区?”短片一播放完,问政代表张超璐就迫不及待地向区公安分局政委姚文杰发问。
“请允许我先做个现场调查,你们的手机是否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过的请举手。”姚文杰说,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根据公安机关近期数据统计,我区市民中,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率只有42%,这说明我区全民反诈格局的形成依然任重道远。
姚文杰介绍,根据梳理,今年以来,我区共有280余名市民成为网络电信诈骗受害者,其中83%的受害者之前接受过反诈宣传。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市民往往盲目地认为自己是不会被骗的,但当真正遇到骗子时,却无法有效地识破骗局,最后受骗上当。”姚文杰说,有时即便民警上门告知,有些市民也不相信自己被骗了,这也是反诈宣传工作目前遇到的困难之一。
“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区网络电信诈骗案的破案和追赃工作情况。另外,对于网络电信诈骗,源头防控很重要。请问公安机关在源头防控上有哪些举措?”张超璐继续追问。姚文杰介绍,去年,全区共破获各类网络电信诈骗案件76起,成功追赃1034.4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破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99起,成功挽回损失40余万元,另有900余万元还在办理退还手续。
“实施网络电信诈骗必须要有作案工具,一是电话卡,一是银行卡,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断卡’行动,目的是要斩断诈骗分子的‘手’和‘脚’。”姚文杰说,目前我区关闭了以“00”开头的境外号码的境外业务服务功能,同时对国内已有群众举报或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的号码,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预警和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