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展茅深耕农旅融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绿水青山间打造“美丽经济”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共同富裕 普陀实践

14

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滕忠平)杨浩站在橘树旁,神情专注,修剪着枯枝,身后是一片占地近200亩的林子,种着不同品种的橘树,再过几个月,这里将迎来采摘季,这段时间,正是需要好好打理的时候。

除了橘树,杨浩经营的家庭农场,还种植了其它一些作物,每年农忙时,可以看到村民们在这里忙碌的身影。夏季,农场里会举办烧烤等娱乐活动,引来大量的游客。在展茅,像这样农旅融合模式的家庭农场有20余家。

以美丽乡村而得名的展茅,近年来,深耕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力求做足做深“农”字文章,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杨浩的农场,是一块三面环山的平缓坡地,溪径蜿蜒,草木葱郁。在农场开办之前,这里一直处于“半荒半种”的状态,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多少实际收益。

2013年8月,杨浩的父亲杨先雨向村里租下了这片土地,并注册登记了家庭农场。经过几年的打拼,农场相继引进了沃柑、红美人、宫川等10多个品种的橘树,还种有瑶莲等大量观赏性植物,亦农亦游的特色愈加鲜明,而杨浩的加入,更为农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年,父子俩又租下了一块地,开始种植水稻。“这里可以成为农场新的亮点。”杨浩打算延伸出一些特色农旅项目,吸引不同年龄结构的游客。

“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户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农场里的季节性用工,也让村民多了一块经济来源,这是多方共赢的好事。”大展村党总支书记张光山说。

杨浩的农场周边是大片农田,不远处是被绿荫遮盖着的村庄,步行几分钟,隐约可以看到村口的牌坊上刻着:路下徐。近年来,村里引进了文创、餐饮、户外拓展、农事体验、亲子活动等20多个项目,这些集传统和现代元素于一体的特色业态,受到了不同年龄层游客的欢迎,曾经沉寂的村庄成了“网红打卡点”,村民的生活轨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过去有谁知道我们这里,现在真的变化太大。”村民余志飞利用自家房舍开办了一家民宿,现在,她除了经营民宿生意,还在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用她的话说,“我这也算是做了两份工。”

“今年,我们在对路下徐二期提升改造的同时,推出9套农房向外招租,招引更多的创客一起让乡村迸发活力。”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郑超男说,目前已有7套农房确定了项目主体,涉及素食餐厅、中式小酒馆、生态博物馆等。

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到引入各种经营业态,再到举办传统民俗品牌活动、开展直播带货等,农旅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甜头,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将全力把展茅打造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家园、农品高效生态的庄园、市民休闲养生的逸园、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游子寄托乡村的留园、农耕文化传承的故园。”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21年,展茅街道累计接待游客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87%,实现旅游总收入8181万元,同比增长31.30%,完成1027亩耕地功能区恢复和120亩荒地整治工作,全街道渔农家乐(民宿)达到31家。

2022-06-17 展茅深耕农旅融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40402.html 1 3 绿水青山间打造“美丽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