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琪蜜
隔离点,既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又是隔离人员的“温暖港湾”。从2020年1月29日至今,屈指算来,800多个日日夜夜,六横镇中心卫生院医师刘琪英几乎都是隔离点度过。她说:“因为发自内心热爱医生这份职业,所以抗击病毒‘疫’无反顾。”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这一天,对刘琪英来说格外难忘。当她得知海天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需要一批医务工作者后,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海天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我区最早的隔离点之一。刚开始,因为工作不熟悉,隔离点工作人员有过“手忙脚乱”的时候,但作为该隔离点的总负责人,有着20年从医经验的刘琪英就像一位“大管家”,从防控消毒到人员转运,再到人文关怀……她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做好防疫工作的传达者、落实者、反馈者。
在她的带领下,隔离点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实现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海天楼有163个房间,最初接收隔离人员时,几乎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都有人员进来,我们就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刘琪英告诉记者,有些隔离人员带着孩子匆忙前来隔离,奶粉、尿不湿等必需品没有带足,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就会尽可能地满足隔离人员需求,让每一位隔离人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今年初,作为舟山最大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马峙山集中隔离中心将投用,但运行前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完善。刘琪英接到通知后,没有半点犹豫,拎上简单行装再次“出征”。
明确职责分工、梳理工作流程、规范隔离点“三区两通道”等设置……经一个月的紧张工作,有着隔离点丰富工作经验的刘琪英高效完成任务。她告诉记者,马峙山集中隔离中心有500多个房间,面积大、房间多,需要考虑的事情特别多,比如房间内家具的放置、防护物资的储备、日常药品的准备等都需要考虑到位。
“作为隔离点的常驻医生,我已经把隔离点当成家了。”刘琪英说,在隔离点工作,虽然防护服里面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湿透,脸上、手腕上出现了深深的印痕,但这些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许多隔离人员在结束隔离后会亲口对我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了’,或是在房间里留下感谢信表达心中的谢意,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辛苦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