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牢海上安全“生命线”,走好渔业“共富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转型升级难、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大、实体项目落地难等现状,沈家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机遇谋发展,努力在壮大支柱产业上下功夫,把海洋经济打造成为新的增长点,助力普陀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走进沈家门街道渔船动态点验中心,值班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智控平台,检查海上渔船作业情况。只见值班员用鼠标任意点击一艘渔船,电脑屏幕上就会显示出渔船信息,包括船长船宽、船名船东、吃水深度、主机功率以及作业区域经纬度等等……一船一档录入一目了然。
“过去渔船在洋地里作业,阿拉岸上‘看不见、叫不应、管不住’,有了智控平台,阿拉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点验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春汛是渔民捕捞黄金期,但也是多雾季节,该街道开展春雾季安全专项行动。6名专职点验人员一旦发现渔船出现脱离编组生产落单航行、接近敏感水域、北斗离线等情况,及时通过卫星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渔船进行动态干预,提醒渔船注意安全。
为确保海上渔船安全,该街道还制定了《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春雷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对10人以上高风险渔船做到“三见”,即见船、见人、见证;重点检查船员配备和持证情况、救生消防设施情况、逃生通道、进出港报告等。
渔村、渔业干部都明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为此,该街道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沈家门渔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渔港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传统渔业高质量发展,把海洋经济打造成为新增长点,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在抓好传统渔业的同时,该街道积极推进我区新材料船舶高质量发展,引入小干岛新材料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抓住“中集”集团普陀子公司已落户沈家门小干岛的契机,全力释放普陀长宏区块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