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
海天语 思
大干新居民志愿服务队32辆专车接送老年居民接种疫苗,来自安徽、贵州、四川、陕西、河南等地的出租车司机和私家车主组成的这支爱心接送车队,打通了新冠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让205名老人顺利完成了疫苗接种,其中20余名耄耋老人走出家门完成了第一针接种。同心战“疫”,民力无穷,“志愿红”又一次展示了夺人风采。
接种新冠疫苗,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防止感染、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方便、最有效手段。老年人基础疾病、慢性病多,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无疑是“应接尽接”的重点人群,但由于行动不便、顾虑颇多。“走不动,我们来背!”大干新居民志愿服务队队长杨秀青的这句话掷地有声。志愿者们既当驾驶员,又当陪护员,还当宣传员,老人接种还有何难!
一个志愿服务队能动员32辆专车接送老人接种疫苗,充分显示了草根力量的可贵与可敬。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全力以赴组织防疫,不惜代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即使如此依然难免薄弱环节,这就需要全社会拾漏补遗。人人有责、人人尽责,诸如老年人“最后一公里”往返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持久战中,一线防疫人员已相当疲惫,在发扬无私无畏连续作战优良作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动员,激发公益热情,让更多新老居民参与到群防群治中来,显得尤为必要。
令人欣慰的是,普陀在创城中发展壮大的志愿力量和悄然滋长的民间爱心,在战“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有序组织、精准调配,让宝贵民力释放出更大能量,还大有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