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阳 通讯员 於晓幸)近日,记者来到沈家门街道大干村的田间地头,发现原先的卫生死角变成了美丽的花坛,从前垃圾散落的村道也变得干净整洁,乡村整体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在沈家门街道全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农田环境整治是重中之重。沈家门街道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整治丢弃于田间地头、沟渠水边的秸秆、薄膜、化肥包装袋等农业废弃物及其它垃圾,加强田间地头日常动态保洁,巩固整治成效,使乡村环境迎来美丽蝶变。
“通过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变化巨大,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显著增强。”大干村党支部书记陈慧君表示,为防止环境问题出现反弹,大干村安排党员干部、志愿者定期巡查田间地头乱搭建、乱倾倒等现象,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针对农田环境整治中发现的,田间地头白色垃圾堆放、栅栏渔网乱搭建、露天水缸水桶乱放等问题时有反复的现象,沈家门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长效机制。依托街道网格全覆盖优势,由街道党工委统筹调度,将责任清单一一落实到社区、村居干部和网格员,做到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反馈。
“我们也将成立专门工作队伍,建立农田管护和田园环境日常保洁工作机制,并将‘打造整洁田园、创建美丽农业’行动与各类涉农扶持政策相挂钩,建立奖惩机制。”沈家门街道渔农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悉,自全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沈家门街道3个社区12个村,共动员社区、村干部189人,志愿者、党员先锋、义工团体等679人,对21个重难点城乡环境整治点进行了整治,共清理各类垃圾107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