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黄以一)连日来,小干岛渔港桥滩涂上,工人忙着进行红树秋茄育苗工作,数名沈家门小学学生在现场参观学习。“这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很高的生态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健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知识科普是我区引种推广红树林项目的其中一项工作。据悉,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一共种植了150亩左右的红树林,遍布本岛、登步、桃花等地。今年将在此基础上计划新增60万株红树植物。
据介绍,我区共引进了两种红树品种,分别是秋茄和桐花树。由于普陀的滩涂大多数是裸滩,有了红树林能够起到防风固堤抗浪的作用。但红树主要自然生长在海南、厦门、广东等地,不耐寒,2016年,一开始引入红树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为让红树植物秋茄在普陀生长得更好,负责该项目的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收集了大量来自海南、福建、广东、温州等地的秋茄种子进行驯化筛选,开发了幼苗驯化、盆栽保苗、滩涂改造、红树种植、外围防护等一系列红树北移驯化技术,提高种子的抗寒性,以适应普陀的气候环境。
“除了滩涂上种植红树,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还在积极尝试,种植其它植物。”郭健说,近几年,公司还一直在尝试滩涂的整体设计和美化,选取合适的耐盐树种进行试种,丰富滩涂上的生物链,使其更具生态多样性,促进红树更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