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殷思丹)记者近日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东福山村落保护利用工程通过省农业农村厅验收。
“东福山岛大树湾自然村落绝大部分是没有住户的空置房屋。”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历史建筑大多为石头、石木结构,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特征。2019年,东福山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列入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本着“随旧、复古、复新”原则,区农业农村局从深挖大树湾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资料与建筑资源出发,着力恢复和重现石屋精舍风采,打造集“海岛味、海洋风、渔村韵”为一体的具有海岛渔村风情特质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为更好地保护大树湾海岛石屋民居,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开展了大树湾区域内渔农户闲置农房、集体闲置房产收储工作。”该负责人介绍,由东极镇出面,新农投公司出资,对原有44户渔民共83幢石屋总面积5539平方米开展收储工作,已完成房屋收储42户共78幢,收储房屋面积5223平方米,房屋收储投入资金共1663万元。
在前期工程建设中,主要以修缮石屋建筑与村古道为主,保留原有石屋建筑基本形态,还原建筑本身。目前已完成39座石屋修复、场地块石铺设13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30平方米、建设道路挡土墙并修复古道2公里。“我们还加入了排水排污系统,既可以改善水质又能够改变排水渠道堵塞、污水横溢现象,保护各区域环境整洁。”该负责人说道。
在前期工程基础上,我区还对大树湾景观环境进行深化提升。石屋群落宅前零星绿地通过规划整合,以民俗文化主题景观小品烘托大树湾村落的文化氛围,增设移动绿化等景观小品丰富村落景观环境,打造独具渔村文化特色的观光体验带。同时,根据旧渔村环境,打造530平方米的景观小品和绿植丰富空间环境,并设置渔民画艺术工作室、大树湾村小学场景、渔业生产场景展示、80年代渔民生活场景、渔俗广场等主题景观物凸显渔村氛围。
接下来,我区将把石屋精舍群的20年经营权对外公开招租,重塑完整的渔村村落休闲生活,让经过“修整”的石屋精舍群成为海岛休闲产业的又一处“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