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智治微服务” 爱民大作为

——普陀公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通讯员 刘宇翔 张瑜

今年以来,普陀公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创建公安“最便利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便企利民”为落脚点,深度融入“黑科技”,持续深化“离岛警务”,做实做细“微服务”,打造“智治微服务”品牌,优化海岛群众办证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群众满意率达100%。

融入“黑科技”

助力自助办、就近办

“现在办证可太方便了,身份证照片可以自己拍,拍到满意为止。”近日,在东港上班的陈女士下班后,来到位于普陀体育馆西南角的“24小时5G智助警务亭”补办身份证,对警务亭的智能化办证赞不绝口。

据悉,普陀体育馆西南角的“24小时5G智助警务亭”是普陀公安联合中国电信舟山普陀分公司建设的,是全省首个5G智助警务亭,于今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岗亭内引入的公安综合服务自助一体机是今年全市公安首次引用。

“这台设备集各类制证照片采集、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港澳证签注等32项业务于一体,还创新融入了镜中像拍照、身份智能核验、指纹比对等前沿技术,实现出入境、户政、交管等多警种业务的‘一机通办’,破除各警种自助设备功能单一现状,助力群众证件‘一机办、快速办’。”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自助警亭延伸范围,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覆盖圈”。

此外,普陀公安还进一步拓展可信身份认证场景。通过对接科技公司,研发公安临时身份自助机,在每个重要交通枢纽放置临时身份证明自助机设备,秒拍认证、即刻打印,为岛城居民提供便利。

目前,沈家门客运站、普陀长途客运中心、六横客运站、桃花客运站等6个重要车站、码头陆续实现可信身份认证拓展应用。

深耕“离岛警务”

开展上门办、巡回办

“谢谢你们,专程来为我办理身份证。”这是12月15日上午,发生在沈家门中兴小区的一幕。83岁老人沈阿婆向专程上门为其补办身份证的民警表示感谢。

沈阿婆是东极镇黄兴村人,早些年从海岛搬迁到普陀本岛居住,但户口一直在东极。前些天因要到银行领取补助款,发现身份证找不到了。回东极需要2个小时的船程,老人身体吃不消,于是沈阿婆的家人求助东极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了解后,立即和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取得联系。窗口“巡回服务岗”工作人员立即为沈阿婆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像此类上门办证服务,早已成为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之一。今年来,普陀公安梳理出户籍、治安、出入境等领域共83项办事事项,抽调相关人员、窗口骨干分子、派出所社区民警等作为“巡回服务岗”固定成员,以“AB岗”形式开展上门办证服务。

此外,普陀公安前移窗口至镇、街道、区属功能区管委会、社区(村)、警务站,特别是在东极、桃花、虾峙、六横辖区的15个偏远海岛开展离岛警务,驻点社区民警就近解决群众诉求,按照“现场能办则办、不能办的民警代跑代办”原则,运用网上办理、委托办理等途径为民办小事、解小忧。同时加强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的协同联动,吸纳235人担任“巡回服务岗”助跑员。

做实“微服务”

解决怎么办、到哪办

“进入浙里办App界面,左上角定位到普陀区。”

“搜索具体需要办理的业务,例如临时身份证明户口簿申领即可进入办理”……

这是由普陀公安制作、传播于普陀各民宿业主群和警民群中的“掌上办”教学视频,有普通话和舟山方言2种版本。

今年初,针对部分群众反应的对网上办理平台不熟悉或不会操作的情况,普陀公安拍摄制作了适合各年龄段的教学短视频,通过官方短视频平台和微信群进行推送。针对老年人不会操作系统的情况,普陀公安还发动民辅警,通过面对面教学方式,将视频保存到老人智能手机中,便于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此外,针对老年人办证难,普陀公安专门在办证窗口配备了引导员,为老年人提供人工咨询、指引等服务和帮助,协助老年人完成拍照、采集指纹、信息录入等办证程序。同时在出入境和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开设“老年人办证专窗”,优先服务老年人。

为方便群众快速寻找周边办证点位,普陀公安还精心制作了全区办证点位图,便于群众寻找就近办证点。

2021-12-23 ——普陀公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86540.html 1 3 “智治微服务” 爱民大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