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试驾机帆船 频频获高产

重振旗鼓恢复生产迫在眉睫。

“阿拉墩头渔业社不能没有忻阿来。”墩头渔业社干部来到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好说歹说非要把忻阿来要回去。省海研所婉言谢绝。

于是,他们跑到原普陀县政府。县政府领导说:“省海研所不属普陀管,我们作不了主。”吃了两次闭门羹,渔民心急了,便联名写下“请求书”,300余名渔民按下红手印。

周阿再向时任舟山行署副专员王裕民呈上渔民联名“请求书”,王裕民热情接待,听了汇报后耐心解答:“从全局利益看,忻阿来在省海研所发挥的作用,要比在墩头渔业社来得大,你们应该个体服从全局。”

“不行,不行,阿拉墩头面临的困难,难道领导见死不救吗?”周阿再和渔民兄弟再三要求,“让忻老大回来吧!”

王裕民为难地下了逐客令:“这个,我一人作不了主,还得经崔副书记同意。”

于是,周阿再又把渔民联名“请求书”递交到了时任舟山地委副书记崔晓东手上。经崔晓东和王裕民共同商量,决定采纳墩头渔民意见,同意忻阿来归社。

300多名社员按下红手印,非要请回忻阿来不可,那么,忻阿来是何许人士?

据周阿再介绍,忻阿来是墩头人,1920年2月出生,15岁捕鱼,25岁任木帆船老大,31岁任带头船老大。他不但捕捞技术好、经验丰富,而且在社里处事公正,有权威、有威望。

1954年,沈家门水产技术指导站成立机帆渔船试验组,副站长周士源邀请忻阿来参加机帆船试验。墩头渔业社考虑到自己的生产,起初不肯放人,后来领导做了工作才同意。

在机帆渔船试验组里,忻阿来担任试验船老大。时任舟山地委书记李频如语重心长地对忻阿来说:“老忻呀,试验机帆船任重道远,担子很重,全国沿海渔民捕鱼没有机帆船,要吃苦担风险,你要积极配合科研机关试验好机帆船,为海洋渔业机械化开路,为全国渔民造福。”

经过多次试验,舟山渔业机械船试捕生产获得成功。忻阿来试捕的机渔“505号”“506号”对船,勇立潮头,一马当先,成了全县的表率。

1955年初,舟山地委和专署在定海海军大礼堂召开渔区三级干部大会。李频如在报告中赞扬了机帆船试验组和全体船员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大会为忻阿来所在的机渔“505号”“506号”对船上的全体渔民颁发了500元奖金以资鼓励。

当忻阿来代表全体船员上台领奖时,他激动得说不出一个字,连感谢领导的话也梗住了。说实在话,如果没有地委和专署对渔业的重视,也就没有忻阿来当年的勇气。功劳应该归功于地委和专署,功劳应该归功于科研单位,功劳应该归功于渔民兄弟。

1956年,改木帆大对网为机帆船对网、手摇绞车为机动立式绞纲起网机时,忻阿来功不可没,被评为地、县劳动模范。1958年,忻阿来首创机帆船对船产量11300担(565吨),破万担纪录。

1957年,忻阿来被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60年9月,忻阿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1-12-0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79871.html 1 3 ●试驾机帆船 频频获高产 /enpproperty-->